经济趋稳献礼“十八大” 利好钢市
中国经济十年来的快速增长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确实创造了举世辉煌的成就。但是在世界金融经济危机背景和中国经济一些领域多年积累的利益格局严重失衡的体制问题也使中国经济连续出现回落趋势。
许多人并没有看清中国经济为什么出现较长时期持续下滑的深层次根源和它的规律性,更看不到危机的严重性。使中国经济三季度继续演绎下滑的严峻形势。而经济持续回落,需求减弱,叠加了产能过剩的矛盾。企业承受能力已经陷入极限的困境。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人们更多的是清醒,努力使中国经济止落回稳。在稳定经济发展中,实现改革和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所以十八大的召开前夕,政府更多的是 稳定经济的务实。从最近铁道部加大铁路建设信息和各省稳定经济政策的纷纷出台看。政府正努力把一个稳定运行的经济态势献给十八大。
10月8日,北京市政府经过调研,通过了促进经济稳定的十大政策,这种政策思路已经在中央和各省政府中取得共识。且不说各省报的17万亿投资的资金来源如 何解决,这种投资增长的前景利好和负面影响如何评估。但是在中国仍有很大潜在市场需求,而目前经济又处在持续下滑中,选择可以稳定经济的投资增长控制比例 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经济界人士的支持,也是得到中央政府和银行业支持的。铁道部2012年基建投资规模已从年初的4060亿元提高到5160元,增加了 1100亿元,幅度达到27%。投资规模的不断追加,意味着下半年铁路建设投资加速势头明显。这就使我们有理由相信2012年的四季度中国经济有止落回稳 的希望。政府调控思路的逐步成熟也使人们看到了中国经济将有希望步入稳定运行中深化改革、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正确道路。从而把握好未来二十年的 发展机遇。
9月份宏观数据有回暖迹象 经济下滑有望筑底
最近几天9月份及3季度的各项宏观数据陆续发布,与此前业内普遍较为悲观的预期的不同,已经公布的多个经济数据传递出了一个共同的特征——经济数据有回暖 的迹象,下滑趋筑底有望。如9月份制造业PMI指数自今年5月份以来首度回升;9月份单月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9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环比降 幅趋缓;9月份社会融资规模环比扩大等,种种迹象表明国内“稳增长”的政策已经发挥出了一定的效用,四季度经济形势也有望呈现谨慎乐观的形势。
首先是制造业PMI指数9月份谷底回升。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本月初公布的9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8%,虽然仍稍低于50%的临 界点,但是已经比8月份回升了0.6个百分点,这也是今年5月份以来PMI指数持续回落后的首度回升。其中生产者指数为51.3%,比上月上升0.4个百 分点;新订单指数为49.8%,比上月回升1.1个百分点;尤其是反映制造业外贸情况的新出口订单指数回升到48.8%,比上月回升2.2个百分点。数据 表明制造业产品出口订货量有所回升,国内投资、消费需求增长企稳。
其次央行发布分别于10月12日和10月13日发布的金融数据也同样展现出经济下滑筑底的迹象。央行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1.65万亿 元人民币,比上月多4041亿元;其中9月份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232亿元,同比多增1539亿元,较8月份减少807亿元。虽然9月份新增贷款额低于 8月份,但是9月份的社会融资规模也明显高于8月份,说明9月份新增贷款额较低更多可能是企业融资渠道多样化导致而并非企业融资亿元不强;而9月份社会融 资规模增加本身也是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的先兆,尤其是中长期信贷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表明基建投资已经开始落实。另外截至9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同比增 长达到14.8%,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7.3%,均创出年内新高并高于此前市场预期。货币和信贷数据是经济活动的先行指标,货币增速攀升以及中长期 贷款占比的上升显示出流动性紧张的状况有所改善,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开始显现,“稳增长”的政策正在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