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3月22日,国内钢材市场在经历周初的拉涨后,很快归于平静。截至3月22日,建筑钢材方面,全国主要城市ф20mmHRB400螺纹钢均价为3815元/吨,比前一周上涨了20/吨;ф8mm高线均价为3730元/吨,比前一周上涨了15元/吨。板材方面,全国主要城市4.75mm热轧卷板均价为3955元/吨,比前一周上涨了40元/吨;1.0mm冷轧卷板均价为4800元/吨,比前一周末下跌了5元/吨;20mm普厚板均价为3945元/吨,比前一周上涨了20元/吨。可以看出,尽管钢价大涨后迅速回调,但趋稳迹象明显增强。
这一周,宏观面继续呈稳中向好的态势,企业信心增强,但外部环境存在不稳定因素;需求开始温和回暖,而供应方面的压力仍然不容忽视;各原料市场呈平稳运行的态势,对钢价形成一定支撑;在上述几个基本面趋好的背景下,市场对钢价即将迎来回暖态势的信心明显增强。
宏观面:信心明显回升全球环境乏力
这一周,宏观面的最大利好来自市场信心的回升。
新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答记者问中表达的市场化改革的思路已经十分清晰,包括政府职能转变、国企改革、财税改革以及激活国营资本等措施,使经济界对于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更具信心。虽然与此相对应的可能是投资增速的继续放缓、货币政策的收紧,以及由此导致的经济增速的放缓,但社会预期因为对经济结构优化的向往而更加乐观。
投资稳步有序推进。3月21日,交通运输部的例行新闻发布会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2月份,交通运输业完成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908.8亿元,同比下降5.1%。其中,除高速公路投资降幅超过20%外,国省干道、农村公路的投资增长超过14%和15%,内河建设和沿海建设的投资增长分别达到53%和55%,说明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另据发改委网站发布的消息,2月份以来,有16个投资项目获批,涉及天然气、水电站和煤矿建设、新建机场、河流治理、海外油气投资等项目。
央行第一季度全国企业家、银行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家和银行家信心、贷款需求等指数均明显回升,传递出我国经济活动继续扩张的利好信号。其中,企业家信心指数为68%,虽比去年同期下降2.2个百分点,但比前一个季度上升7.6个百分点;银行家宏观经济信心指数为72.2%,更是比前一季度大幅上升17.2个百分点;企业贷款总体需求指数为77.4%,比前一个季度上升6.3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贷款需求指数上升5.6个百分点。
就国际环境来看,目前美国经济相对于欧元区形势更好,或将助推美元指数继续走高,而美元走强通常是导致包括钢材在内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承压的直接因素。而欧元区的企业活动正快速萎缩,且欧洲两个最大经济体———德国和法国正在恶化。欧元区3月份综合PMI初值为46.5%,为4个月以来的低点;制造业PMI初值为46.6%,为3个月以来的低点。其中,德国制造业PMI初值为48.9%,回落至50%下方;法国制造业PMI初值为43.9%。这再次打击了市场对欧元区复苏的信心。此外,塞浦路斯局势的恶化也将进一步打击企业和消费者信心。
供需面:需求温和回暖去库存已开始
这一周,钢材需求以较为温和的态势回暖,然而供应方面的压力仍然不减,后期钢市运行仍然存在隐忧。
从供应层面来看,在高库存、低需求,以及3月份行业亏损扩大至平均200元/吨的历史较低水平的压力下,钢厂减产压力加大。同时,唐山地区高炉开工率由前期的98%下降至92%,钢厂检修增多(唐山地区小钢厂陆续停产)。据钢协统计,3月上旬,钢协会员企业粗钢日均产量为167.55万吨,旬环比下降3.28%;预估3月上旬全国日均产量为208.46万吨,旬环比增长2.48%。数据显示,产量的持续增长主要来自于非会员企业,钢协会员企业的日均产量下降了5.6万吨。
与此同时,钢厂的库存压力仍旧不减。据钢协统计,截至3月上旬,钢协会员企业的钢材库存量已经达到1284.52万吨,增速超过11%。其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前期钢厂产量释放明显,二是终端需求启动缓慢。预计库存压力持续高企将对钢厂经营带来一定压力,包括现金流、库存管理、排产等方面,不排除钢厂为去库存继续减产的可能。同时,这一周板材库存继续小幅上升,但升幅已降至0.45万吨,其中,中厚板和冷轧卷板库存分别减少2.61万吨和0.2万吨,热轧卷板库存增加3.86万吨。而建筑钢材库存明显下降,螺纹钢和线材库存分别减少了8.09万吨和8.36万吨。
从需求层面来看,国内主要耗钢行业增长较快,这将拉动国内钢铁需求转暖。
制造业方面,海洋装备制造领域出现了大幅增长的势头。据了解,广东佛山一家金属制品公司接下了一份海洋石油输送管道用钢的制造大单。目前广东的造船企业(广船、黄船)已有10亿美元的海工用钢产品订单在手,广东中远船务旗下的中兴海陆工程有限公司目前已有6大海工制造项目同时开工;国内海工装备制造领域第一梯队的中远船务目前有30多个海工建造项目同时开工,中远船务手持海工订单量占全国船厂总订单量的1/3。
建筑钢材方面,周初的采购量有所上升,部分采购者认为当前价格已接近抄底价位,开始适当进货或补充库存。这一周,北京市场贸易商大户的建筑钢材成交量在11.3万吨左右,比前一周9.46万吨的成交量有所放大;上海市场的大户成交量也在万吨以上,显示出需求温和回暖的势头。
成本面:矿价弱势趋稳成交较为谨慎
这一周,原料市场与钢市相互呼应,弱势趋稳迹象显现。
国产矿方面,继3月19日河北等地区的部分大型矿企再次下调出厂价格后,国内铁矿石市场整体弱势趋稳,个别地区的价格小幅波动调整,市场成交较弱。进口矿方面,现货价格整体下滑5元/吨~10元/吨,下滑幅度有所收窄。钢厂采购较为谨慎,基本是按需采购。例如,国内主要港口61.5%澳粉主流报价在940元/吨~960元/吨。值得关注的是,据海关统计,1月~2月份,我国进口铁矿石1.22亿吨,同比只下降了1.5%。与此同时,国产铁矿石产量增幅明显。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月~2月份,累计铁矿石产量为17517.3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3.5%,超过粗钢产量(10.6%)和生铁产量(7.8%)的增幅。此外,近期国内矿山基本恢复正常生产,产能正在释放。华南地区春节期间停产的矿山,近期都已经全面复工,供应情况明显改善,钢厂的铁矿石库存得到适当补充,目前钢厂采购大都较为理性。随着国内铁矿石供应的增加,进口铁矿石价格将逐渐归于合理底部。
焦炭市场整体弱势持稳。近期,钢厂下调焦炭采购价格的意愿增强。在此背景下,焦炭企业表示出货压力增大,市场悲观氛围浓厚。预计后期国内焦炭市场不太乐观,多以弱势持稳为主,不排除有下跌的可能。市场监测显示,截至3月22日,山西长治地区一级冶金焦出厂含税价为1570元/吨。
废钢市场平稳盘整。在钢厂对废钢采购价格持续下调的影响下,废钢行情向上受阻。预计近期废钢市场波动幅度不会太大。
生铁市场整体运行稳定。近期生铁市场处于成本高、利润低的状态,目前生铁报价已接近亏损边缘,因此铁厂降价意愿不强。据了解,少数铁厂已经停炉、停产,以消化前期库存为主。综合考虑,在市场库存依旧处于高位、下游需求没有明显改善的情况下,预计近期国内生铁市场多以弱势盘整为主,不排除个别地区可能被迫降价的可能。
预期面:商家信心恢复抛售告一段落
这一周,市场信心有所恢复,贸易商降价抛售的行为有所减少。
大部分贸易商认为,经过前一轮的钢价大跌之后,目前钢厂、贸易商都处于亏损状态。例如,1月份,86家大中型钢铁会员企业中,亏损企业达到26户,亏损额高达20.79亿元。目前,无论是从市场心态还是价格水平本身来看,都已接近底部。而商家手中还有已经浮亏的资源,盼涨心态迫切。与此同时,市场需求开始逐步启动,这将带动商家信心逐步恢复,恐慌性抛售将告一段落;同时一部分抄底需求开始逐步启动。
在分析后市走势时,钢贸商普遍关注钢厂出厂价格政策变化的影响。最近,一些钢厂相继出台3月下旬的出厂价格,大都贴近市场进行了调整。如某建筑钢材生产厂将螺纹钢出厂价格下调80元/吨,高线出厂价格下调100元/吨,盘条出厂价格下调100元/吨,而且补差力度也相应加大,使得价格倒挂局面有所缓解,贸易商信心有所提振。一些钢贸商预计,到4月初,随着气温回升,建筑工程进入施工黄金期,将有效拉动钢材需求。
不过,由于又到了月末和季度末,钢贸商资金紧缺的矛盾较为突出,一些商家为筹集资金,支付钢厂订货款和偿还贷款,不排除降价出货的可能,有可能对市场价格形成打压。
此外,钢贸商仍对钢铁行业供过于求的矛盾保持警惕。有钢贸商表示,我国粗钢产能已经达到9.7亿吨,而固定资产投资仍在继续,将进一步增加新产能;而国家将继续严格房地产调控,下游汽车、机械行业虽有好转,但远不足以消化现有的钢材供应,供需关系恢复平衡仍然可望而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