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金三银四”基本落空,近期部分商品大跌引发的系统性风险,使得本已疲弱的钢市雪上加霜,沪钢自3800元/吨的振荡平台再下台阶,最低下探至3600元/吨,之后弱势反弹。 产量偏高、钢贸市场资金偏紧,使得沪钢继续承压。不过,此次系统风险人为操控迹象明显,并不具备可持续性,随着风险逐步释放,杀跌动能减弱,再加上需求和成本支撑,沪钢下行的空间或已不大。
产量
统计局公布3月份日均粗钢产量为213.9万吨,环比2月份220.8万吨的历史新高下降3.1%。1—2月份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23.36亿元,利润率不足0.4%,考虑到3月份钢厂使用高价矿的比例增加,且要对前期合同进行追补,预计3月份大中型钢铁企业利润将转向微亏,4月份亏损面将继续加大。目前螺纹钢生产成本在3700元/吨左右,钢厂生产亏损已经超过100元/吨。不过,由于目前钢厂生产仍有边际贡献,这个亏损幅度尚不足以“倒逼”钢厂大量减产,但对产能释放已形成一定抑制,钢厂检修有所增多。
目前,我国钢铁产能逼近10亿吨,正常情况下开工率会维持在85%左右,也就是说日均粗钢产量200万吨将成为常态化。日均粗钢产量若能降至205万吨的水平,则有望实现供需平衡。
库存
库存只是供需对应的结果,其实跟价格高低并没有必然的关系。动态地看,随着市场容量的不断增加,也必然会带来库存水平的提升。截至4月19日,全国主要市场五大品种钢材总库存在2067万吨,环比上周末下降47万吨,同比增加300万吨左右。一季度全国粗钢产量19189万吨,同比增长9.1%。一季度钢材产量同比增加1746万吨,净出口同比增加230万吨,目前社会库存和钢厂库存同比增加650万吨,测算下来需求仍保持在4%左右的增长。目前去库存化缓慢,更多是供给过度的原因。每年库存至低点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得以重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产能扩张后严重过剩,二是行业效益较差,一旦行业稍微改观,钢厂便倾向以量博取更多利润。
3月份完成政府换届后,在政府“稳增长”的主导下,后期各类投资项目将提上日程,有利于需求的进一步释放,去库存化进度或将加快。
需求
一季度国内市场粗钢资源供应量在18010万吨,增长8.1%,结合目前社会库存和钢厂库存同比增加700万吨,测算下来一季度国内市场粗钢实际消费量为14900万吨,同比增加500万吨,增幅在3.4%。
前几年钢材库存都是在创新高后,经过一轮去库存化降到1200万—1300万吨的低位,显示了需求的刚性。随着钢铁企业直供比例上升,以及银行对钢贸限贷造成融资资源减少,钢材流通短流程化成为趋势,以往的“倒货”现象减少。市场反映成交一般,但实际需求仍然平稳增长。上周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下一阶段国家宏观调控重点在经济增速上,“稳增长”排在控通胀之前。
链接
数据不及预期打压钢价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7%,低于去年第四季度的7.9%。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9%,增速较1—2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3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比1—2月份回落1个百分点。上述数据均不及预期,市场担忧情绪重燃,加上贵金属、原油价格等破位下跌打压,沪钢自3800元/吨的振荡平台再下台阶,最低下探至3600元/吨,之后弱势反弹。
原料成本支撑逐步显现
目前,港口矿石库存处于低位。粗钢产量处于高位,对矿石的大量需求使得港口矿石库存已接近降无可降的境地,短期矿山在定价上拥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仍然会通过调节供应来维持高价,130美元/吨(CFR,62%)的进口矿价暂难跌破。另外,焦化企业已经陷入亏损,焦炭下跌空间有限。短期原料成本有望对钢价形成一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