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背景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2013-06-24 5400

2012年,无论政府还是企业,都将继续面临着经济转型的大考验,曾经熟悉的经营模式必须进行适时调整,满足消费者的价值体现。然而,转型,不仅仅是指简单的业务转变,更需要进行思维改变和管理创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吴敬琏先生曾指出,中国企业一定要意识到自己的角色转变,一定要主动参与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在压力、动力和能力的推动下进行主动创新,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全球竞争力,以效率的提高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才是中国企业以后要走的道路。

这就意味原料、资源、物流等众多成本骤增的高压之下,企业要得到持续的发展,就必须要开源节流,修炼“内功”,建立高效的管理体系,实现管理升级。

企业的核心就是文化,而高效的战略执行力及管理体系,首先要以文化为核心,建立协同业务模式,并着重构建六个方面的能力,包含了领导力、创新力、凝聚力、执行力、可视力、整合力等,我们称之为“金蝶协同六力模型”。

首先,重视审视战略意图。洞察市场变化,重视审视并调整企业战略,转化为企业新的市场竞争优势,这就需要企业决策者提升领导力的修炼,捕捉市场趋势,把握转型机遇。

其次,建立高效战略执行力。就企业决策者来讲,最大的困难在于战略如何被各层员工有效理解并加以执行。特别是对于正在进行战略转型的企业来讲,需要将组织、制度、流程、员工、文化等组织管理的核心要素进行有效协同,减少转型阻力,使各层级员工对战略目标形成共识,有效提升执行力,从而推动战略目标的实现。

我们常常看到有些企业,战略目标没有达成时,往往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抱怨,“战略”与“执行”两只手各不相让,实际就是执行力出了问题。而所谓战略执行力,就是强调的是制定了战略还要不打折扣的执行。

第三,关注管理创新。创新力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特别是在互联网经济环境下,新的商业模式、新兴技术手段等层出不穷,企业要把握住发展机遇,唯有关注创新。那么,企业如何主动创新呢?我们认为创新不是结果,而是一个过程。创新是可以检查的,在管理实务中设定相应的实践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评估、体制及政策的调整,而如果能够找到最佳的管理手段和解决办法,这些就是创新。

第四,强调协同共赢。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产业链一体化的背景之下,企业如何协同上下游、商业伙伴来实现共赢,发挥整合力的作用?需要企业决策者具有开放的心态,不仅关注企业内部组织执行和协作水平的提升,更加关注企业上下游和管理组织间的业务协调、协作和协同,在统一的互联网协同平台门户下实现企业部门之间、上下游客户伙伴供应链之间、企业和公众服务组织之间的信息协同、业务协同、办公协同和管理协同。

第五,管理以为人本。企业的核心就是文化,建立与组织能力匹配的激励体系和员工关怀机制,通过高绩效高回报等措施保证员工的物质激励和发展,进而提升管理团队的凝聚力。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如何激发员工的潜能,特别是新一代80、90后,如何去理解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合适的激励方法,提升凝聚力,这是企业管理的重点。

第六,让管理可视化。在高成本的经营背景下,实现精细化管理,不仅仅是简单的压缩管理压力,而是围绕企业的执行计划体系构建一整套流程和制度,以及相应的员工能力标准,培养体系,保证所有目标要责任到人,所有过程和结果是可量化的,并且可以随时检查,进而提升执行力。以典型的企业协同应用场景业务流程来说,这些看似无形而有力的东西往往隐含在组织和团队执行企业战略的日常行为习惯中。

这也是越来越多企业选择通过信息化系统将企业习惯、员工习惯通过流程等工具来加以规范和引导,比如协同软件的作用就是让这些看似无形的管理价值观——行为管理、过程监控、结果导向等诉求也能通过协同管理软件的使用被看到和感知——亦称为“可视力”,即企业管理有形化,增加管理透明度,让管理看得见。

在快鱼吃慢鱼的市场竞争格局下,在经营成本日益上升的经营环境中,有力的管理工具和信息化平台支撑帮助企业提升战略执行、文化积淀、运营管控、高效沟通、团队协作和业务联动的能力,其终极核心价值是提升企业文化和核心竞争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manystep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免责声明  |  法律声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  苏ICP备110579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