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异军突起

   2013-06-26 10360

  随着上千亿元的非资源类产业项目上马,晋城市多年来“一煤独大”的现象正在消失,非资源类产业可以再造一个新晋城的目标正在逐渐变为现实。

    “我们在转型道路上之所以能取得骄人的成绩,归根结底,就是坚定不移地走符合晋城特点的科学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地走转型之路”市委书记张九萍的话道出了晋城市转型巨变的真谛。

    装备制造强势崛起。已形成了冶炼铸造—机械配套—整机和成套设备制造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和以钢铁、球墨铸管、汽车零部件、精密铸件、采煤机械、通讯设备为主的产品体系。金鼎煤机短短3年在煤机制造方面拥有5项世界领先,7项世界先进,12项国内领先,200多项专利技术,多项技术创新走在国内外同行前列。高平福川制铁引进的丹麦DISA2312B铸造生产线、低能耗电炉等生产设备现代一流。工区空气清新,洁净清爽,,流水作业中的铁水钢花丝毫没有酷热之感,传统铸造的,手工操作,烈焰逼人印记荡然全无。春晨兴汇、泫氏管业、清慧汽配等20多家现代装备制造业收入已突破百亿元。

    高新技术产业异军突起。罗百辉透露,富士康科技集团晋城工业园B区年产值突破30亿元,产业人数超万人,总投资72亿元的A区项目2013年投产后年产值可达1500亿元,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精密模具、精密光学元件、光通讯元件、精密镁铝合金零件的生产基地。随着坤达磁材、鸿诺光电、中道能源、富基新材料等30多家高科技企业建成投产,使高新技术在GDP的比重越来越大,去年高新技术实现产值已占到GDP的8.5%,高于全省4.6%的平均水平。

    转观念:从依赖资源的思维定式中跳出来

    晋城的转型,走过了一条极不平凡的路。阳城县的皇城村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皇城村同晋城市的许多农村一样,地下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依靠煤炭资源,村里迅速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小康生活。但是先富起来的皇城人没有躺在煤炭资源上停步,而是在思考着“如果仅靠煤矿,煤挖完了怎么办”这个沉重而又严肃的话题。他们充分挖掘旅游资源,开发了“皇城相府”这个旅游景点,并迅速做大做强,使旅游及三产收入超过了煤炭收入,仅今年国庆假日,皇城相府的收入就达到4400万元,走出了一条转型发展的成功路子。

    在皇城村转型的同时,晋城市的许多企业、许多农村也在转型,但并没有皇城村转型那样通畅。因为在不少人的心中,煤炭资源仍然是可以依赖的,不需要转型;转型需要资金、技术、人才,而这正是我们缺乏的,无能力转型;小富即安、守成求稳的心态阻碍着转型。

    从晋城市来讲,转型尤其显得迫切:晋城市煤炭资源丰富,探明可开采的储量为272亿吨,煤炭产值占到全市工业总值的80—83%,一煤独大的现象十分明显,而由煤炭延伸出来的煤化工、电力、冶金、化肥产业往往呈现出煤价提高,电力、化肥成本相对增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现象;国内煤炭市场也在发生着重大变化,山西煤炭王国的地位正随着内蒙古和新疆一大批煤矿的兴建投产而发生动摇;随着高科技发展,劣质煤将成为替代化工原料,晋城的无烟煤优势正在消减; “煤挖完了怎么办”已不再是非常遥远的话题,许多小煤矿已经无煤可挖。

    严峻的现实使晋城人越来越认识到:晋城不转型,没有出路;不跨越,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转型既是对传统观念的扬弃,也是对发展思路的更新。

    晋城人从依赖资源的思维定式中跳了出来,一场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做好煤与非煤、地下地上两篇大文章,实现资源大市向经济强市转变,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的转型战役在全市拉开了帷幕。

    转思路:站在更高的空间发展晋城

    转型是资源地区的必然选择。但是往哪转呢?是站在晋城发展晋城,还是在更大的空间创意、策划、发展晋城?经过深入的大调研,晋城人选择了后者。之所以选择后者,是基于以下四方面的考虑:一是晋城周边两小时车程半径内拥有13个省辖城市6000万人口,连接河北、河南、山西三省,而晋城正处在这一城市群核心;同时晋城高速公路密度很高,晋焦、晋济、晋长、阳翼高速与全国高速公路网紧密相连,铁路线与郑州铁路中枢贯通。1小时车程内有长治、洛阳、郑州3个机场,有很好的区位交通优势;二是除煤炭产业外,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等都有着较好的基础,与周边城市的经济有着较好的互补优势;三是晋城森林覆盖率达到39.2%,城市绿地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5.3%、15.5平方米,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气候宜人,雨水充沛,青山绿水,风光秀美,有非常优美的生态优势;四是晋城是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实验区,中部崛起战略区和中原经济区三大国家经济战略实施的所在地,有着得天独厚的政策发展优势。

    正是基于以上考虑,晋城市将其转型目标定位为:建设省会之间具有产业辐射带动力的区域性次经济中心。并将建设以金融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建设以富士康为依托的精密制造之都高科技中心、建设以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商贸企业入驻,实现货全、货名、货廉、货便的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生态优美的区域性休闲旅游度假中心等4个中心作为转型重点,吹响了转型进军号。

    转方式:大开放促进大招商

    转型的落脚点是上项目,没有一批大项目作支撑,转型就是句空话。上世纪九十年代,晋城市曾提出“地下转地上,一矿办一厂”的口号,但是光靠煤矿自身办厂,不仅速度慢,而且起步低,更谈不上实现跨越式发展。显然,要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就要摒弃多年单靠自身力量谋发展的方式,借助外部力量助推晋城转型。

    靠大开放转变上项目方式。晋城市实施了“依托山西,对接上海,融入中原”的开放战略,他们制订《晋城上海经济合作实施方案》,成立晋城上海协调推进机构。市、县长亲自带队走访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上海工业企业联合会,与上海嘉定区签订产业转移战略协议,顺畅对接渠道。为开阔干部的思维和视野,组织1100多名副处以上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上海市委党校参加学习培训。市委机关报《太行日报》发表《到上海去,到上海去》等评论员文章,使对接上海高潮迭起,对接项目接踵而至。他们还与焦作、洛阳、济源等签订旅游经济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联合推出“山水焦作,经典晋城” 7条精品旅游线路,将晋城经济融入了中原。经过努力,全市招商引资取得丰硕成果,仅去年以来,引资项目就达316个,落地投资金额1670亿元。其中签约非资源类产业项目272个,占全部签约项目的86%;特别可喜的是大项目颇多。其中,100亿元以上项目7个,50—100亿元项目7个,10-50亿元项目58个,1—10亿元以上项目161个,招商引资项目完成投资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华润、月星城市广场、圣博华康。沃尔玛、丹尼斯、肯德基、全聚得、居然之家等国际国内一流企业入驻晋城。

    靠办工业园区转变项目落地方式。为使招商项目及早落地投产见效,晋城市以加快产业园区建设为重点,出台《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指导意见》,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园区建设实行常委负责制,每名常委负责一个园区,加快项目落地前水、电、土地审批、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下大力建设了七大工业园区,园区面积达133平方公里,有力助推了项目的落地。目前,经济开发区、北留周村煤电化工业园、巴公装备制造工业园、高平煤焦化工业园、金匠新兴产业工业园、阳城芹池现代煤化工工业园7个工业园区已初具规模。富士康、金鼎煤机、硕阳光电、融高太阳能、唐一新能源、富基新材料、金象煤化工等纷纷入驻园区,入驻的大型企业达62户,总资产735.1亿元,年销售收入达420.8亿元,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24.8亿元,真正成为晋城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靠错位发展、差异竞争、充分发挥工业园区的产业集聚效应。目前已形成开发区的高新技术、城区的商贸物流、泽州的装备制造、高平的新能源新材料、阳城的陶瓷和蚕桑、陵川的旅游休闲度假、沁水的彩枫苗木花卉基地七大产业集群,有力促进了企业的横向产业配套、纵向产业链延伸。泽州县已形成铸造产量100万吨,线材200万吨,中厚板材150万吨机械零部件100万吨的生产能力。阳城的陶瓷产业园区不仅规模大,产业生产能力达100亿元,而且品种全,有晋陶高档日用陶瓷、三英精细陶瓷辊棒、山溪陶瓷干法建陶、金玉陶瓷、新上干挂陶板幕墙等多项高新技术产品,是目前北方地区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沁水发展枫彩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达6000多亩,正成为山西省最大的彩苗花卉基地。

    转型交出好答卷

    前不久,省重点项目观摩检查团在评议晋城转型项目时,省委书记袁纯清高兴的称赞说“养眼、提神”;省长王君称赞说:“有示范作用。”省主要领导的评价是对晋城转型发展的充分肯定,标志着晋城的转型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煤矿由小变大,煤炭产业链延伸。全市煤矿数量已由“十五末”的608座整合为129座,单井规模由13.5万吨增加到87万吨,全市煤炭年总产量达1.123亿吨,总产量增幅37.16%,煤炭产业集中度和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煤炭行业开始步入以机械化、现代化、集约化、集团化为标志的大矿时代。已形成煤——化肥、煤——气——电、煤——电——材、煤——煤矸石——建材——电、煤——焦炭——焦炉气——电等多条循环经济链,煤炭产业综合效益大大提高。其中,电力装机容量达846万千瓦,形成了434万吨尿素生产能力和年产46万吨甲醇、10万吨二甲醚生产能力。

    煤层气开发力度加大。已开发煤层气抽采井4792座,地面年抽采能力40亿立方米,日液化能力200万立方米,涵盖发电、民用、汽车、工业锅炉等,建成煤层气发电厂33座,总装机容量达35万千瓦,管输外运长治、焦作、郑州、太原等大中城市。作为煤层气开发的先行者晋煤集团制定的多项行业标准成为国家标准,抽采、开发利用和煤炭生化煤层气技术领先世界,煤层气年收入已近40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煤层气开发利用基地。

    变挖煤为“挖文化”,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通过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创优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环境,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扩大文化旅游宣传,有力地提升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影响力。今年1—9月份,全市旅游收入104.06亿,同比增长82.31%,增幅全省第一。十一黄金周接待游客166.29万人次,同比增长81.74%,位居全省第一。5A级景区皇城相府五一小长假、十一黄金周门票收入两夺山西第一。文化产业单位达1231家,其中年收入超1000万的654家,超亿元的3家。佶俐尔、红萍服饰、绿洲大麻、晋氏织造等丝麻产业文化融合星光闪烁,佶俐尔的精品制作成为央视春晚主持人礼服的首选,晋氏织造成为“山西礼物”,红萍服饰的刺绣工艺在世博会上几易其手,价格一涨再涨,由几千元飙升到数十万元,充分展现了产品的市场价值和发展前景。

    商贸物流业的优势凸现。随着豪德贸易广场一期交付使用,二期工程和北石店商务中心已奠基开工国贸大厦竣工开业,白马寺森林公园太行明珠游乐城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上海新世界、红星美凯龙、丹尼斯等一批项目深度对接。总投资30亿元的兰花国际物流园项目竣工后将成为集保税仓储、货物集散配送等十大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物流园区,投资1亿元以上的物流园区达到17个。晋城市正在成为辐射周边地区的金融和购物中心。

    大转型也带来了城市面貌的大变化。拥有2000张床位的晋城大医院和投资 5 亿多元的晋城文化艺术中心相继开工建设,城市60条街巷得到了改造,提升改造后的凤台街绿化、亮化、美化工程让市民觉得凤台街“宽阔了、畅通了、靓丽了”,沿城市主干道沿线构建金融、科技、商贸、信息商务中心等城市产业布局正在筹划之中。方便温馨开放现代的活力之城、宜居之城、幸福之城正在转型跨越的发展中变成现实。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manystep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免责声明  |  法律声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  苏ICP备110579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