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空共振 钢价难向上突破

   2013-06-27 铁艺大全包先生8460
           当前,国内钢材市场正在经历长、中、短三个不同频率的周期性因素的影响,且三类周期性因素均利空钢价,出现共振现象,因此,短期钢价难以向上突破。
          自2011年一季度末开始,国内螺纹钢期货价格进入漫漫熊市。今年9月以来,在政府“稳增长”政策刺激下,螺纹钢期价反弹至3700元/吨,但价格重心缓慢下移。本轮下跌是钢铁行业自身多重周期性因素复合影响下的趋势性下跌的再继续。

          长期因素
          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

          国际钢铁协会《钢消费强度和国民经济总值结构》及相关研究表明,一国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钢铁消费强度将迅速增加,增速可能超过GDP增速,但在工业化后期,GDP增速稳定增加,钢铁消费强度也将保持稳定,到工业化发达阶段则钢铁消费强度下降。

         2008年我国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后,随着GDP增速的平缓回落,至2011年粗钢产量年平均增速下降至9.14%。我国钢铁消费强度(单位GDP粗钢量)也呈现规律性变化。2008年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后,单位GDP粗钢量回落,至2011年已平稳下降至1445吨/亿元,预计2012年将进一步下滑至1352吨/亿元。

         当前国内经济增速回落已是不争的事实,“十二五”期间GDP平均增速或将平稳回落至7%—8%的水平,一方面GDP增速下滑,另一方面钢铁消费强度(单位GDP粗钢量)在不断萎缩,势必对钢铁行业产生较大负面影响,这一影响自2011年中期即已逐步展开且仍在继续。

         中期因素
         行业周期的影响

         2007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钢铁消费强度变化的一个分水岭,自2007年以来,单位GDP粗钢量持续下滑。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稳增长”政策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一度影响了该进程,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钢材相对库存规模(库存与产量比值)的提升。

         2008年危机爆发前,国内钢材库存与产量比一直稳定在12%—22%之间,危机爆发后,这一区间则上升至19%—29%。受影响最大的是建筑用钢中的螺纹钢,危机爆发前螺纹钢库存与产量比在20%—45%,危机爆发后则上升至40%—70%,这相当于平均大约55%的当月螺纹钢产量沉淀在社会库存中。建筑用钢与固定资产投资额存在强相关关系,随着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逐步减弱,钢铁行业去库存化就成为必然。从这视角分析,自2011年下半年开始的钢材市场去库存进程,应视为是2008年去库存化的再继续。目前,国内螺纹钢库存与产量比已回落至32%,钢材库存与产量比则回落至16%,均已回到危机爆发前的波动区间内,但与历史上逐年四季度数据相比较,这一比值仍然略高,预计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维持向下调整态势。

          短期因素
          消费季节性影响

          冬季是钢材消费淡季。从螺纹钢相对库存的历史数据观察,历年社会库存峰值出现于年初的2月,而低谷往往在每年12月。为应对冬季消费低迷的市场,年末大部分钢铁生产企业安排调修或设备检修,压缩产量降低资源供应以缓解供应压力,即便如此,多数情况下市场仍然存在供需缺口,超出市场需求的资源供应量通常由钢材贸易商冬储消化。由此可见,钢贸商的冬储是缓解钢材季节性供需矛盾的蓄水池,蓄水池的容量则取决于钢贸商的流通资金充裕程度和其对未来钢材市场价格的预期。

           当前,国内钢材市场正在经历上述长、中、短三个不同频率的周期性因素的影响,且三类周期性因素均利空钢价,出现共振现象。若无三季度国家“稳增长”措施的提振,钢铁行业或将在数月前便进入了寒冬。目前钢材期现货价格重心下移,是自2011年中期以来行业调整引发的供需关系再平衡在钢材价格上的正常表现。从供需角度分析,近期钢材价格不存在向上突破的基础。未来价格能否出现转机,应关注明年年初短周期因素淡化后,随着新增信贷资金的释放,钢贸商是否具备冬储的积极心态。而价格能否反弹,则更多依赖于行业去库存化进度是否达到合理的再平衡位置。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manystep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免责声明  |  法律声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  苏ICP备110579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