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做全球企业公民

   2013-09-14 铁艺大全2790
     自从“走出去”成为一种热潮以来,中国企业进军海外市场成果丰硕,但并非只有好的声音。中国企业在国外的工地遭到袭击、中国商人被拘留调查等让国人揪心的消息就曾见诸报端。这样的事情之所以不时发生,除了一些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因素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从整体上讲,“走出去”的中国企业离优秀的全球企业公民还相距甚远。
     诚然,在包括各国政府、当地民众、媒体和投资者在内的各利益相关方的督促之下,一些中国企业在商业运营之余,致力于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医疗、教育等方面的落后状况,还有一些企业家投身慈善,积极扶助东道国的弱势群体,与国际社会共享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成果,这些都是中国企业在国际上履行社会责任所做出的努力,但是,毋庸讳言,在这方面中国企业存在的不足也很明显。

  不足之处

大部分中国企业在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之时,对“企业公民”及“全球企业公民”的理念还缺乏充足的理解。企业往往将上述概念理解为牺牲企业利益的利他行为,是需要以股东利益换取社区、环境及他人利益的“零和博弈”。事实上企业公民的目标是追求社会效益与企业经济效益的统一,在根本上是“利人利己”的。理想的企业公民模式应当是在企业的经营优势和社会环境问题间找到交集,并通过社会创新的模式解决相关的问题,同时为企业带来新的商业增长。

著名的家居公司宜家在全球的成功就是最好的案例。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宜家创立了自己独特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全球企业公民精神贯穿于经营、研发、采购和分销模式的各个环节,具有创新性的全球供应链管理为全球劳工工作环境、环境保护和产品的环保性提供了新的思路。由此可见,最优的企业公民实践不仅致力于为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更能成为企业在全世界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

“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中,80%集中在能源和资源领域,这些企业往往将国内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的粗放工业模式和“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路径转移到海外,对东道国乃至周边国家的环境和社会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影响。除了恶劣的环境记录以外,中国企业在海外不负责任的行为还包括劳工标准过低、信息不透明、破坏本土文化和当地产业发展等,这些恶劣的行为遭到国际社会的批判和指责。为了修补自己的形象,中国企业斥资数亿在非洲修建医院、学校,但是许多基础设施至今空置,并且这样的“捐赠”并没有带来社区的欢迎。企业形象一旦被破坏,国家的形象往往也随之颠覆,并且不是短期内可以重新塑造的。不负责任的行为不仅会对环境和社区造成影响,长远来看,必将导致企业商业运营的失败。

与东道国的社会与当地民众缺乏有效的交流沟通,是中国企业另外一个普遍存在的弊病。大多数企业进入东道国后,不注重培育企业与社区的关系,而是继续采用在国内一贯使用的政府公关策略,想当然地认为只要处理好和当地政府的关系即可,甚至在遭到当地政治团体、媒体和社区攻击的时候,企业仍然幻想依赖当地政府解决所有问题。例如,和中国有着相近政治制度的友邦国家坦桑尼亚,因为中国企业压低价格垄断当地市场,造成当地小商贩大量破产和失业,引起民众的极度不满,但中国企业没有想办法与当地民众沟通,而是沉默应对公众,并想办法公关政府,结果激起更多的反抗,最后很多中国企业被迫撤出坦桑尼亚。国际化的企业应该主动与当地社会民众交流,介绍公司发展的战略和想法,或委托当地的合伙人参与公司治理。企业开放的态度和广泛的合作经营有助于企业与当地社会建立建设性合作关系,从而使企业的海外发展更具有连贯性和可操作性,实现企业与社区的双赢。

此外,创新精神的不足也影响了中国企业做全球企业公民的努力。许多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照搬国内的企业行为模式或是模仿西方公司的“现代经营”架构。它们自我定位为以营利为目标的经济组织,简单地携带着国内的GDP至上主义“走出去”。然而,无论是企业公民责任或是商业的成功,卓越公司的成功无法简单复制。要想成为真正的全球企业公民,中国企业必须深刻理解和学习企业公民的本质、深刻理解自己的经营理念和模式,创造性地开发自己独特的企业公民策略,才能做到商业运营和履行企业公民责任的双赢。

  实践升级

在存在以上种种不足的情况下,“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应该如何快速成长为全球企业公民呢?

企业践行公民责任的基本形式,是在诚实守信和商业道德的框架下进行企业运营。在商业全球化的时代,企业在东道国创造就业、创造GDP和创造税收是企业最基本的义务,履行这一基本义务的前提是企业的规范治理,即企业必须遵循东道国的法律法规和风俗传统,以诚实守信、对社会和环境负责任的方式和态度开展商业活动。

在创造盈利和守法经营的基础上,企业家们逐渐认识到他们能够为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由此带来企业公民责任实践的升级。企业早期往往热衷于公益事业,即通过现金、实物捐赠或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式回馈东道国社会,但这并不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最佳方式。

近年来,随着“社会创新”的概念逐渐为企业所熟知,企业和企业家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企业公民责任实践。社会创新是一种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的的创造性行动,目的是建立资源集合和财富放大的机制,并且这种机制是以公共财富而非私人财富为指向的。“用最少的钱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成为企业公民实践的追求。许多企业建立了“企业社会责任”团队,长期负责策划执行与社会创新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活动。

在企业积极成长为全球企业公民的过程中,政府应该强化其公共服务的功能,例如发布和更新对外投资和国别地区指南,国别投资经营障碍报告,指导企业规避投资风险,组织开展境外安全培训,强化企业风险防控意识和积极签署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在国际社会发生重大变动的时期,政府的外交干预对当地中国企业避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2年,商务部共发布风险提示87次,相关企业根据提示采取措施,加强防范应对,有效规避了风险。同年,商务部召开“中国企业走出去履行社会责任”专题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上,商务部与环境保护部联合发布了《对外投资合作环境保护指南》。这标志着中国政府开始建立海外中企成长为全球企业公民的规范性支持。

在商业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企业无法在“走出去”的过程中独善其身,企业在海外落地、成长与发展都离不开与其紧密联系的环境与社会。因此,除了追求商业利益以外,企业应该尽量降低其对外界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培育并维护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其他方面的利益。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以更加长远的战略塑造自身在全球经济链条中扮演的角色,努力平衡企业盈利、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综合发展目标,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球企业公民的新典范。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zxcv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免责声明  |  法律声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  苏ICP备110579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