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又进入金秋时节,新一轮“就业季”再度来临,求职者们又开始奔波于各处招聘会现场。看着这些年轻人忙碌的身影,我们不禁要问,如今工作不好找,为什么却又有这么多年轻人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又无法坚持下来?相比过去的求职者,如今的年轻人到底有怎样的不同之处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普通求职者、企业HR、高校就业指导老师和职业生涯规划师,希望能从他们那里找到症结所在。
一点不满便轻易辞职,不管找没找到“下家”,先辞了再说
阿洁的离职源于部门主管的一句话,“下次面对来访者,你要面带微笑,态度要好一些。”就是这句话,让22岁的阿洁无法忍受,决定辞职。此时,她上班还不满两个月。
“我是学艺术设计专业的,来到这家广告公司却是做前台接待,我才不想干这个。”阿洁说。在阿洁的想象里,进入单位的她应该和同事一起探讨广告策划,一起在电脑前绘图,而现在却坐在前台每天“迎来送往”,她认为这简直就是在浪费生命。听到主管对她的不满,给本就心烦的阿洁“火上浇油”。
那天,阿洁走的时候连当月的工资都没有领,她说她再也不愿看到主管那张脸,最后,是妈妈抽空来公司帮她结清了当月2000多元的工资。
调查显示,如今每五个大学毕业生中有两个在半年内离职,和之前的员工不同,现在的年轻人在辞职的时候大多数没有“下家”,就像家境优越的阿洁一样,辞职之后她并不着急找工作,而是旅行了一个月,之后才又到一家设计单位上班了。
小钊也是如此,在他看来,就业的机会有的是,只看你愿不愿意去找。小钊大学毕业已经有两年了,做过五六份工作,“你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呢?”小钊说。大学刚毕业时,小钊也像很多同学一样拿着一沓简历在招聘会上转悠,“海投”之后,有一家企业愿意录用他,他便去上班了。在此后的两年中,小钊做过物流、市场营销、办公室文员、房产中介……最长的干了半年,短的只有三个月,问其原因,小钊的理由很多—钱太少、和领导关系不和、没有上升空间等。小钊认为,不喜欢并且做着也不开心的工作,还不如不做,如今,他还处于求职状态。
入职后稳定性差的职场人,一般都是在毕业之前才考虑自己的去向问题
对于年轻人就业稳定性差的情况,在记者的采访中,不少企业的HR深有体会,“就在去年,我遇到过上班当天就辞职的员工。”一位HR说,之所以这么快辞职,一方面是这名年轻人认为工作强度与他的预期不符,另一方面是因为责任意识不强,“他希望能拥有更大的自由度,尤其对于加班甚为反感,但殊不知你和企业定了"契约",就有责任完成你手中的工作。”这名HR评价道。
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学生就业指导老师吴颖认为,凡是入职后稳定性差的职场人,一般都是在毕业之前才考虑自己的去向问题,事实上,职业生涯规划是从大学伊始便要思索的事情,“一是对自己的性格、兴趣、价值观、优劣势综合考虑,之后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二是对社会、企业要有一个整体的认知,而在校期间的实习是一个很好的了解社会的方式。”吴颖说。
而对于那些已经走向社会并频繁跳槽的职场人,多年从事职业规划咨询的咨询师李飒给出的建议是,可以给自己制订一个三年的规划,在这期间一个人可以换工作,但一定要在实践中思考你的兴趣点在哪、你有多大的能力、你的职业价值定位在哪,最后做出选择。因为如果频繁跳槽,不仅会给用人单位一种不踏实的感觉,而且会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
应聘时计划性差、责任感不强,更看重眼前收益
另一名在HR岗位上工作了将近20年的张振红感觉近些年公司录取的员工中,不仅病了不来上班也不请假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干不多久便辞职的人也不少。
对于现在的某些年轻人,她说从招聘会上就能看出与之前的求职者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往往计划性不强,投简历时表现得很随意,还有一些年轻的求职者走到我们的展位时对我说:"我的简历在门口就发完了。"”即便是投来简历的人,张振红觉得,他们的简历和之前的求职者相比也大相径庭—简历设计得比以前的求职者更华丽了,“但这些简历一看就是由一个模板做出来的,除了姓名、年龄、出生日期几个基本信息不同之外,其他的内容几乎没有区别。”更有甚者,张振红遇到过一个一次应聘他们公司四个职位的年轻人,并且在应聘这四个职位时,他的简历内容是完全一样的,“这让我感觉他对我们公司很不重视。”张振红说。
“你们一个月能给多少钱?是不是要经常加班?”这是现在的求职者问得最多的两个问题。在张振红眼里,如今的求职者对于一份工作的眼前收益看得更重一些。
在海量的简历中,HR要进行筛选,通知符合条件的应聘者前来面试,“之前,通知到的面试者,总是会详细地询问我们公司的地址,有人还会再三确认面试时间,准时来面试。最近几年,通知他们时,有人连地址都不问,就算我们主动告诉他们面试地点,很多时候通知了十个人,能来一半就很不错了。”张振红说。而让她觉得更无奈的是,不来面试的人不仅不打电话说明情况,在她给对方打电话询问原因的时候,还会听到诸如“我忘了”“我还没起床”这类令人哭笑不得的理由。
张振红遇到最“离奇”的事情,是有一次一名员工没来上班,打电话到他家里,他家里也说他“失踪了”,找不到人,“当时真的很担心,我们以为他出事儿了。”但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几天之后,这名“人间蒸发”的员工居然出现在办公室,当问起这些天他为什么不来上班的时候,得到的回答是:“心烦,不想上班,我没来,你可以扣我工资。”
面对这些年轻人,就像一名HR所说的一样:“让他们改很难,这样他们也会痛苦。”而记者采访到的HR大都表示,平时除了沟通时尊重每一个员工的感受,平等交流,给予新员工一定程度的责任意识教育之外,面对这些“新生代”员工,公司在很多时候没有太多的办法,只能适应这些“特立独行”的年轻人,比如选人时根据一个人的性格特点把他们放在适合的职位上,才不至于让企业中员工频繁离职的情况愈演愈烈。
对于如今年轻人在职场上出现的问题,要在实践中进行矫正
针对这些问题,吴颖说:“责任意识不强和一个人从小的家庭教育、以往的学校教育经历都有关系。”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当他们尚在学校时,学校要加强责任意识教育;另一方面,她建议每个学生都要参加社会实践、企业实习或志愿服务,让身心在四年的大学中迅速成熟起来。李飒觉得,如今刚进入职场的年轻人家境往往比较优越,他们从小到大基本上体会不到付出之后再得到回报的过程,取而代之的是一直以来物质上的过度满足,于是便造成了他们在旁人看来有着我行我素、注重眼前利益等特点。“或许他们在社会上吃个大亏才能明白一些道理。”李飒认为,对于如今年轻人在职场上出现的问题,必须在实践中进行矫正,因为未来是由今天的每一步组成的,昔日的草率离职会在履历上留下痕迹,而这对他们继续求职会产生一定影响,“当年轻的求职者懂得了这个道理,他们才会明白,什么是对自己负责、对别人负责。”李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