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回应道:“你们觉得我拿得多吗?按照美国上市公司标准,我应该拿1000万美金(年薪),帕尔迪有很多地方值得万科学习,但是这样比,我很委屈。”一方面是股东们抱怨高管薪酬过高,一方面是王石们叫屈,到底谁委屈?
事实上,围绕王石等高管的是是非非,折射出了上市公司在治理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中国上市公司有必要在薪酬披露环节进行改变。
高薪争议不断
薪酬让众多中小股东、媒体们“委屈”的A股上市公司高管,远远不止王石一人。
方大特钢(600507,股吧)董事长钟崇武是年薪增幅最快的董事长。2011年,钟崇武年薪还200万元,2012年暴增至1516.7万,排名董事长薪酬第二名。方大特钢2012年净利润5.23亿,同比下降27.6%。净利润下滑厉害,年薪飙升7倍,明显不符合“业绩下、薪酬下”的常规逻辑,难免有严重自肥、侵占股东利益之嫌。
2012年,万科净利润125.5亿,是方大特钢的50倍,而两家公司董事长薪酬基本一致。同钟崇武相比,王石的薪酬似乎存在合理性,毕竟业绩和薪酬是同步增长,而不是相反。
不妨再看看总经理薪酬前两位。2012年,万科总裁郁亮蝉联榜首,从2011年的1305万增至1368万,是唯一薪酬过千万的总经理。王石薪酬“高”了,那总经理薪酬榜首的郁亮自然也要增高。中集集团(000039,股吧)总裁麦伯良以998万元成榜眼。问题是,中集集团的第一、二大股东均为央企,合计持股逾四成,央企背景下麦伯良年薪近千万,超公司职工平均年薪百倍。况且,中集集团2012年度净利润同比下降47.46%,麦伯良年薪增长40.26万。
董事长、总经理这两个关键角色之外,独董年度津贴也颇受公众非议。民生银行(600016,股吧)韩建旻、王立华分别以91.50万、87万元位居2012年独董津贴榜前两位, 远洋独董范徐丽泰以79.12万摘得探花。
中国平安(601318,股吧)董事长马明哲2007年年薪6600万(中国人寿(601628,股吧)董事长杨超年薪199万,中国人保财险董事长吴焰年薪115.6万),在A股高管薪酬中一骑绝尘,引发骂声无数。
对于当时的一片指责声,马明哲则回应:“作为职业经理人要履行自己的职责,董事会根据我的表现给我薪酬。我不是完全为了收入而从事这份工作,20年来我把平安带入500强,是我最大的荣耀。”虽如此,马明哲显然压力不小,2008年度他主动放弃薪酬。零薪酬,“白干”,显然不符合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乃至“人性”。2008年的股东大会上,有股东提出马明哲能否像台湾首富王永庆那样做到不领工资,马明哲表示,“王永庆是老板,而我是职业经理人,没有其他收入来源,肯定是要领薪酬的,最重要的是贡献和表现对得起这份薪酬。”
关键是业绩和薪酬匹配,那么,到底是王石们贪心了,还是受委屈了?
被质疑有充分理由
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是高了还是低了,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薪酬是否合理。问题是,如果中小股东对高管薪酬的相关信息知之甚少,就无法判断高管薪酬与高管的工作是否相匹配,更无法判断薪酬合理与否。
无论是上市公司本身还是现在的制度要求,现在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信息披露确实非常简单,信息含量很低。披露的内容基本只是薪酬的数字,再就是简单单的提几句薪酬制度。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根据《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公司董事、独立董事、监员报酬的决策程序、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由公司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决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确定依据根据岗位职责和年度计划的完成情况确定。”——这是2012年年报方大特钢关于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酬情况的披露。万科也只是在年报“对高级管理人员的考评及激励、奖励机制的建立、实施情况”中做了简单的介绍。
作为两家行业内比较有影响的上市公司,在薪酬披露上无疑过于简单。从这些简单信息中,股东根本无法判断其合理性。对于上千万的天文数字,一片指责之声也是情理之中。
王石为薪酬叫屈背后的重要原因,正是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在信息披露方面太过简单,造成极大的信息不对称。这种简单既让高管们自定薪酬的行为得以掩盖,也让一些公司治理、薪酬制度完善的公司受“委屈”。
一如首都信息副总裁高佳卿表示,上市公司的高管类似于作为公众人物的政治领袖,是受股东之托,直接帮助股东管理公司的人,因此对广大股东应当承担尽职审慎、信息披露、忠实、注意、善意行事的义务。薪酬信息理应从严、从细披露。
美国上市公司
薪酬披露内容
相较A股,美国上市公司已做到相对完备的高管薪酬的信息披露制度。
美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信息披露包括六大方面:一是薪酬数据,包括个人薪酬、股权类薪酬。二是薪酬决策,包括决策依据、外部咨询顾问。三是薪酬计划方案,包括基本薪酬、短期激励计划、长期激励计划。四是薪酬理念,包括薪酬理念及战略、薪酬制定的原则。五是标杆组,包括标杆组的选择标准、标杆公司名单。六是其他,包括简历、薪酬委员会。如此披露,高管薪酬可谓很“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