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文迪 中国女性成功学

   2013-11-23 铁艺大全5150
     6月14日媒体传出默多克提出离婚的消息,邓文迪的新浪微博已停止更新了好一段。作为拥有160万粉丝的大V,邓文迪的认证信息上只写着简单一行字,“电影《雪花秘扇》出品人”。在微博上,邓文迪爱以“我的朋友×××”来称呼她的那些名人朋友,从好莱坞巨星到世界传媒大亨……英文里有个单词叫name-dropping,形容的就是这种略提知名人物以示相识来提高自己身份的举动。

不过,邓文迪也许对此说法根本不屑,她本人就是名人。在广州医学院临床医疗学系念书时,她学习成绩平平却擅长体育和社交,也是跳交谊舞的高手。近30年后,她依然热爱交际,并且在微博上本性一览无遗。她爱在微博上发纽约家中的四时照片,她的窗口可以眺望整个中央公园,2004年默克多以4400万美元买下此公寓。

按照世俗对金钱与权力的看法,考虑到邓文迪的出身,假如这不叫成功,世上也许没有比她更成功的女人了。所谓“母以子贵,妇以夫荣”,邓文迪的“成功”与她跟默克多的14年前的一纸婚书有关,但要把邓文迪当作中国女性成功学的例子来讨论,我觉得,毋宁说是一个自作多情的误会。

首先,何谓“成功学”?国产“成功学”简而言之就是教人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代价、最简单的方法,获得最大“成功”(主要是经济上)。在邓文迪身上,按照《福布斯》杂志上一篇文章怨毒的说法,就是“攀附权贵谋求上位、贪慕财富,甚至在床榻之侧一路攀上人生巅峰”。然而,在当事人从未直接说明的情况下,当初的结合到底是“真爱”还是“爱情买卖”,外人是无从置喙。婚姻从来就无法以外界观感来判断其质量,而异性恋男女步入婚姻殿堂,总是在对感情、性、生育与经济联盟等各种参数谨慎考虑后作出的选择。世间干练、精明的女人何止万千,都说邓文迪工于心计,但默克多岂是等闲之辈?

其次,邓文迪出生在中国,但她的成功跟中国没有关系;她的“梦想”几乎都是在美国实现的。她与默克多结婚前的婚恋历史为人诟病,只因她与外国人的几段交往,被一些人看做是为获得绿卡和学习机会而“举止轻佻、行为放荡”。相对于外界对其私人生活领域的放大镜式窥探,邓文迪作为女性在学业和职业生涯上的付出,她在耶鲁求学的经历,根本不值一提。假如她“嫁入豪门”后选择低调,过那种隐忍、顺从的主妇生活,也不会引起如此大争议。可是,一旦邓文迪选择相夫教子,她就不是邓文迪了。而默克多对邓文迪事业上曾经的支持也很不“中国”,这一点,对比一下最近“张艺谋超生”的新闻就清楚了。

事实上,邓文迪的成功是“中国”女人无法想象的,她是一个“跨国”女人。离婚消息传来,有本地媒体以“默克多终于兵败中国”为题评论之。一方面,邓文迪的声名,的确随新闻集团日益垄断全球传媒版图而远播。另一方面,吊诡的是,没人把默克多跟上一任太太的婚姻看成他“进军美国”的胜利或失利,邓文迪这个女人却作为符号成了中美商业利益交换的中间物—“中美共治”的想象之下,出于外部资本攻城略地的恐慌,许多人终以女性和性别议题来偷渡国族焦虑。

尽管如此,邓文迪的成功从哪个角度看都与女权无关:她既没有打破职场传统的性别结构,其“上升路径”也没有给其他女性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考和行动资源—对那些不以性、婚姻和生育作为“上升”手段的女性而言,尤其如此。邓文迪数十年孜孜不倦、梦寐以求并且最终获得的,也是一纸离婚诉状可以瞬间收回的。即便新闻集团“窃听丑闻”后,英国议会听证会上护夫心切的一巴掌,也只不过是冰冷商业帝国的柔性点缀,无法撼动惯性巨大的、由男性控制的传媒业,更无法撼动“子承父业”的男性传统。

在这个时候,讨论默克多给出的离婚补偿8亿美元还是10亿美元,实际上罔顾了更大的结构问题,这就是无论贫富,面对女人个体挑战的“野心”,男权从不会坐以待毙:王国一早规定了由男性长子来即位,而公共领域给女人的选择并不多。仅以传媒业为例,国际女性媒体基金会历时两年,对全球60个国家的逾500家新闻机构进行调查后发现:73%的媒体高层管理职位都是由男性担任,女性只占27%,新闻记者中女性只占36%。我们聚焦于女人或男人的个人经历、聚焦其作为个体的成功或失败,不如讨论文化、政策和法律制度是否为女性和男性获取成功创造了同等的条件。

当作为整体的男性和女性尚未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时,我们是万难苛责于个人的。假如你不认为默克多离婚是一个男人的失败,那么,有什么理由把邓文迪的暂时失意看做一个女人的失败,甚至是强势女人“应得”的“报应”?

[延伸]“邓文迪成功学”是一种毒药

多克离婚事件正在互联网疯狂发酵,在山东济南,邓文迪母亲的故乡,一场规模空前的“富豪相亲会”也拉开了帷幕,共有316名山东女孩参加了这一天的甄选活动,人数之多让主办方都感到意外。而这一天,“郭美美奢华派对庆生”也成为网上热点。如果用鼠标点一下360浏览器搜索引擎的空白框,你会发现这几件事同时出现在下拉推荐菜单中。

 以攀附成功男人作为成功的捷径,已成为相当一部分当代中国女孩的成功观。在一个迄今尚为男性主导的社会,婚姻对命运的影响,于女性要比男性大得多,“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是古人的智慧之谈。女性对择偶、婚姻格外重视,这本无可厚非。然而,凡事有限度,在这个传统道德秩序崩塌、资本原始积累疯狂演进的镀金时代,嫁人成功学、干爹成功学、小三成功学等被许多女性奉为圣典、“羊皮卷”,失却一切敬畏之心,不择手段,肆无忌惮,如蝇争血,如蝇逐臭,乱纷纷,闹嚷嚷,这景象就在不怎么好看了。

疯狂的时代:“学习文迪好榜样”

在“嫁人成功学”话语体系中,不管邓文迪事实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的故事已被视为淋漓尽致地诠释这种成功法则的不朽经典,她本人成为被无数人在内心膜拜的励志偶像,就像马云被众多的传销团伙写进“羊皮卷”,作为“资本运作”最光辉的案例一样。

一位网友讲述自己一次误入成功学讲座的经历。讲师切入主题后,励志的主打案例就是邓文迪的成功史,说她如何出身平凡,不甘命运,发愤图强,最终成为全世界最牛的老板娘。其中不乏这样振聋发聩的句子:“她就是有这个能力,让一个老头子那么大把年纪还跑去跟老婆离婚!”“人就是要有这样的勇气,如果是你们到了舞会现场(指邓为结识老板混进舞会),大概腿都发抖!”全场雷动,群情亢奋。

确实,如果你认同这样的成功观,你自然会觉得邓文迪的奋斗历程富有美感,充满意义。网上流传着一张上世纪80年代徐州一中排球队的合影照片。斑驳的黑白影像,中国女排辉煌年代的标准运动服,青涩而土气的蘑菇头,使人恍若隔世,穿越感极为强烈。谁能相信,这个当年大概还叫“邓文革”的平凡的苏北女孩,就是今日珠光宝气、在国际名利场如鱼得水的新闻帝国的一代艳后?这样惊心动魄的传奇,在近代以来的华人世界中,又有几人?

而在这惊世传奇背后,是三段非同寻常的婚恋,每一段都决定性地改变了人生命运。18岁时,邓文迪结识了来广州工作的美国人切瑞夫妇,跟从切瑞太太学习英文。后来在他们的帮助下来到美国留学,并住在切瑞家中与他5岁的女儿共睡一张上下铺的床。不久之后邓文迪与大她30 多岁的切瑞恋情公开,切瑞夫妇离婚,邓与切瑞结婚,然后在获得绿卡后7个月与切瑞离婚。在与切瑞婚内她又与美国人大卫?沃尔夫同居,在大卫资助下,得以就读学费昂贵的耶鲁大学MBA。毕业后,她进入新闻集团的香港机构工作,以非同一般的魄力俘获大她37岁的新闻集团国王默多克,使默多克结束为他生下二子一女的前妻安娜30多年的婚姻,在离婚17天后迎娶邓文迪。婚后不久,邓文迪又用默多克在癌症化疗之前留下的冷冻精子生下两女,成功打破安娜在离婚时为邓文迪设下的遗产继承壁垒。

短短十余年,一位徐州土生土长的女孩邓文迪,完成了从灰姑娘到王后的华丽蜕变,可谓震古烁今。研究她的奋斗历程,完全可以演绎成一部“邓文迪成功学”。如有人戏称,这是一部活脱脱的小三上位的教科书范本,邓文迪是“成功男人眼里的定时炸弹,想成功女人眼里的优质鸡血”,她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一位仰慕者在微博上直抒胸臆:“邓文迪真是牛逼。她就是摆明了往上爬努力奋斗成为凤凰,那又如何?骂她的笑她的鄙视她的,都影响不了她成为权力巅峰的人。权力巅峰无雌雄,出人头地也不分男女,男人可以不择手段上位,女人也可以,或许这是邓文迪带给女权时代的意义。”这位网友把邓文迪上升到“时代意义”的高度,言下之意大概就是,不管她是怎么成功的,反正她成功了,也就是她有权又有钱了,她就是最牛逼的!这就是邓文迪贡献给这个时代的价值观。

      “邓氏成功学”背后的价值观扭曲

无疑,这种价值观在当代中国正史无前例地大行其道。不夸张地说,这是中国人道德精神世界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变局源于上世纪的历次革命,随着市场经济、资本原始积累的高歌猛进,而于今为烈。

然而,在人类历史上,成王败寇、有奶便是娘,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损人利己这样的价值观虽然始终存在,甚至很强大,经常会兴风作浪,但主流文明始终是谴责这些东西、把它作为人性中的阴暗面来看待的,绝不会把它作为正面价值来褒扬、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条道德“金规则”,自古至今都是人类文明的主流观念。

一般说来,邪恶学说之所以为邪恶,就在于它们经常背离这样的金规则。如20世纪的纳粹屠犹,种族主义,阶级优越论、军国主义、斗争哲学,等等。无疑,“邓文迪成功学”也有背离道德“金规则”之嫌。

另一方面,所谓的“邓文迪成功学”、嫁人成功学、小三成功学,也不能说是某些当代中国女性的独特观念,它具有普遍性,甚至可以说是败坏的男性世界观在女性世界的折射。

这种狭隘、粗鄙的观念是怎样产生并登堂入室的呢?追溯其起因,邓文迪曾经的名字寓意深刻:邓文革。

成功学与革命意识形态、与二元对立的斗争哲学具有高度的同构性、亲缘性。激进的斗争哲学认为人只有两种,进步阶级与落后阶级,或者是先进种族与劣等种族。这两者之间尖锐对立,没有中间地带,无法妥协。所谓中立者,最后必然是要么倒向前者,要么倒向后者。追求先进,成为最彻底的先进分子,就是你人生的意义,落后的阶级与种族,就只有像犹太人一样被消灭掉了。这样的人生哲学紧张、严肃,乃至严酷。

而成功学认为,人只有两种,要么是成功者,要么是失败者,也没有中间地带。不成功你的存在就毫无意义,甚至犯了“不成功罪”。而所谓成功,就是升职、赚大钱,包括钓到金龟婿、找到送你玛莎拉蒂的“干爹”。在这里,“成功”,有钱有势,成为衡量你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其他一切或者是达到成功的工具,或者是阻碍成功的绊脚石。所以,你还等什么,起来战斗吧!丢掉一切妇人之仁,别把规则、戒律、面子当回事,那都是弱者的挡箭牌,你要野心十足,能厚能黑,杀伐果断,不遗余力,以文迪为榜样,剽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当代中国,价值观扭曲、道德失范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与社会不公、贫富分化、房地产经济相结合,这样的成功学的世界观来势是多么凶猛!

成功学是一种什么样的毒药?

在这样的世界观下,中国女性的形象变迁十分惊人。有一个故事,讲一位美国的女汉学家怀着对中国文化的无比热爱,携丈夫来到中国,可是没过多久她就决定提前回国:“几乎每天都有很多中国女人围着 我丈夫转,有些人甚至当着我的面也毫不掩饰。为了保护我的婚姻,我觉得回美国是最好的选择。”

这位女汉学家显然要比切瑞太太聪明。他不解的是,中国女性的表现与他在美国读上世纪80年代中国小说所获得的印象大相径庭,那些小说讲的都是中国女孩如何忠贞不渝,和恋人不小心怀孕就会投江自尽。像赛珍珠当年向西方世界传达的中国女性形象就是饱经磨难,温婉坚韧,只求奉献,恪守妇德……

如今,俱往矣,有报道说,很多老外对中国女孩的印象就是:世界上最开放、最大胆、别有用心、头脑简单、知识贫乏、功利的容易女孩(Easygirl)。

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女性形象可能并不准确,中国女性也无须活得像外国人期待的那样。然而,植根于近代斗争哲学传统的成功学思维,对中国女孩乃至对所有中国人的影响是恶劣的,不利于个人幸福的实现,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

成功学思维体系简陋、粗暴,排斥多元价值,它用许多神话对学员进行高强度的励志操练,无限地抬高学员的胃口,比如“会自己赚钱的女人早就不是稀罕物,可是女人要怎么才能腰缠万贯,可以达到闹脾气就打飞机去马尔代夫散心的境界呢?”这个境界看来非得接近邓文迪的档次才差不多。接下来,它宣称只要脸皮厚,内心像男人一样,具有宗教般的狂热意志,就必定会成功。

这实在是不负责任的谎言,像邓文迪这样有钱有势的女人,全人类算起来也找不到几个。而且,即使你比邓文迪剽悍十倍,也不见得能获得那样的成功。因为,成功,尤其是巨大的成功,还需要一样关键要素,“运气”,而这一点命运之神只会赋予极少数人。所以,唐骏的成功难以复制,邓文迪的成功更难以复制。

也就是说,接受成功学操练的人,绝大部分是不会“成功”的。而这些人的精神世界又被“成功学化”了,他们被纳入这样一个非此即彼的一元化价值体系中,心里没有接受“不成功”的余地,这对他们的人生将造成很大的伤害,他们很可能长期心态压抑、扭曲,丧失追求平凡的幸福的能力。

而实际上,人生的价值、幸福之实现,绝非只有获取大名大利之一途。如罗素所说,“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人的个性、自由也只有在参差多态的社会生活中才能实现,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才能实现。认识到个性、自由、参差多态对个人幸福的重要性,是近现代人类文明的重大进步。这些东西,成功学不懂,斗争哲学也不懂,它们只知道通过占有、攫取来证明自己。而小小的地球,又有多少资源,能满足这无止境的攫取呢?

[另一面]“丑女邓文迪”魅力你不懂

中国女性在西方很受欢迎,除了邓文迪外,还有许多华人女性,颇受所谓西方上流社会的青睐。比如丹麦王子妃文雅丽、比如最近和俄罗斯超级富豪弗拉基米尔·多罗宁热恋的中国女模特罗紫琳等,以及章子怡、张曼玉等。

这本很正常,英雄配美女,这个标准似乎不应该有“洋英雄”“土英雄”之分。但问题是几乎无人认为邓文迪是一个美女,至少没怎么见过华文媒体这么认为。“厉害”、“有心计”、“野心勃勃”等,是多见的对她的评价。

然而,在大家眼里不是美女的邓文迪,却俘获了传媒大亨默多克的心,并可能获得他丰厚庞大的财产,不管现在这场离婚闹剧是不是双方有意在演双簧,“丑女邓文迪”,毫无疑问,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是人生的赢家。

邓文迪的魅力在哪里?恐怕是很多中国人想不通的,中国有这么多美女,选择一位文静典雅东方之美或学富五车才貌双全的都可以理解。默多克却选择了外表、才华(邓文迪学历不差,并非没有文化之人,但不见诸有才女的说法)、出身都一般的邓文迪。

外国人口味重,或者老外就好这口”,是一个简单偷懒的解释方法。一方面,确实从远有吕燕、近到刘玉玲出发,西方人对东方女性的审美观,和东方人自身有颇大差别,是很明显。对此,很多人从美学的角度作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但是另一方面,可能也确实忽略了一些性格、作风方面的问题。或者说,在西方世界上,“野心型”(aggressive),可以用另外一个词汇“ambitious”替换,可以翻译为进取型人格。这种特性,无论在学校、社会、职场都是一个积极的正面词汇。也不会成为恋爱、择偶方面的障碍。所以值得探讨的是,在中国的婚姻恋爱环境中不受欢迎的一些特色,在西方不会被认为是负面的因素。

在国外待过,经常听中国男生调侃说,中国女生幸福,长得好看,有本国的高帅富喜欢;长得不好看,也有外国高帅富喜欢。这里又回到了审美观的老话题上。中国女性在国外受欢迎是确实的,但完全以长相说事,可能有失公允。确切来说,有一部分中国女性展示出的进取、勤奋、吃苦以及积极地融入当地社会等精神,确实受到一些西方人士的青睐。

反过来说,也有西方人不喜欢的中国女性特质。曾有外国朋友直指中国女性两大毛病,那就是娇气或者过度矜持。前者在中国都不受欢迎,在西方环境下更是恋爱大忌,后者则极为容易被理解为古怪、傲慢等。如果仔细看看,漂亮的女孩容易娇气,而矜持女性又比外向型女性更在华人圈受好评(后者可能会被指责为交际花),如此也可以看出中外对女性的偏好。

所以说,不管是邓文迪也好,还是其他许许多多所谓攀了洋高枝的女性也好。她们相貌各异、家庭不同、人生经历也不完全相同,但是她们普遍展示出了强烈的个性,这个应该是帮助她们获得西方上流社会男性青睐的关键。

还有,厉害、有心计、野心勃勃等形容特性,再加上不算非常好的出身,不要说进入豪门大户,哪怕进入中国几个一线城市的中等之家,恐怕都很难过公婆那一关。联想到台湾知名女主持人大S嫁入张兰家后在公开媒体上自称“贱妾”,又有著名影星梁洛施为嫁给李泽楷空欢喜一场。其实不光说是豪门深似海,在华人世界乃至东亚世界的许多情况下,如果男方家比女方家条件好,在很多时候,当媳妇的日子并不会好过。如果从这个角度考虑,对于邓文迪这样的女性来说,她选择了西方世界,或许是一条对自己最为合适的道路。

有一个题外话,因为邓文迪各方面均不太符合中国传统好女性的标准,所以议论她和默多克的婚姻时,坊间的负面声音主要落在她一面,似乎没人指责默多克什么,最多感慨一句这女人真厉害,连默多克都能搞掂。但是反过来,以默多克的年龄,如果他真的从中国带走一位年轻美丽的国民偶像级女神,那么对如老牛吃嫩草等举动展开怒骂的声音绝不会少,最多混搭一些女子拜金、世风日下之类的感慨。这大概算是另一种有趣的心理学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zxcv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免责声明  |  法律声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  苏ICP备110579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