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针对长期存在的城市地下基础设施落后的突出问题,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在城市建造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电、给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地下综合管廊,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民生工程。
做好地下建设有什么意义?住建部部长陈政高表示,假设我国每年能建8000公里的管廊,就将带来约1万亿元的投资。如果加上拉动的钢材、水泥、机械设备等方面的间接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更加明显。
城市地下建设落后
华泰证券此前发布的报告称,与国外相比,中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起步晚、基础差、推进慢,全国大约有70%的城市地下管线没有基础性城建档案资料,加上归属各部门的管线档案互不相通,除了马路经常被开挖、工程延期外,也屡屡造成建设过程中挖断管线的事故。现状使得建设城市综合地下管廊的需求已经变得十分急迫。
“过去,因为体制分割,许多城市的路面常常是‘你挖了我填,你填好我再挖’,造成了大量浪费。”总理在会上说,“但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这一新模式,把各种地下设施都引入管廊,可以逐步消除‘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问题。”
按照会议要求,在全国开展一批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示范,在探索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域新建道路要同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老城区要结合旧城更新、道路改造、河道治理等统筹安排管廊建设。已建管廊区域,所有管线必须入廊;管廊以外区域不得新建管线;加快现有城市电网、通信网络等架空线入地工程。
中国社科院城环所研究员李红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布局模式,任何城市都有供气、供热、管水、供水等一系列与地下空间密切相关的城市基础设施。长期以来,中国城市的每一类管线基础设施都是各自独立布局,这种模式无论是从占用土地、劳动投入,还是从设施设备建设来说,都是一种重复浪费。
会议对此也做出了针对性部署,要求各地政府综合考虑城市发展远景,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编制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专项规划,在年度建设中优先安排,并预留和控制地下空间。
鼓励社会资本进入
对于城市地下建设的资本运作模式,总理向有关部门负责人询问:“要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有没有成熟经验证明这一模式的回报率?”
这位负责人回答说,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相当于建设一条地下“高速公路”,只要是铺设在城市地下的管线都要从管廊中通过,这是一个稳定的市场,因此回报率会是长期稳定的。
会议决定,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通过特许经营、投资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管廊建设和运营管理。入廊管线单位应缴纳适当的入廊费和日常维护费,确保项目合理稳定回报。会议还要求,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将管廊建设列入专项金融债支持范围,支持管廊建设运营企业通过发行债券、票据等融资。
在地方上,已经有省份进行了先行试点。根据财政部、住建部2015年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评审结果,排名在前十的城市进入2015年地下综合管廊试点范围,其中包括包头、沈阳、哈尔滨等。中央财政将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给予专项资金补助,具体补助数额为直辖市每年5亿元,省会城市每年4亿元,其他城市每年3亿元。
此外,住建部、国开行、吉林省政府不久前举行全国城市综合管廊建设试点省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仪式,吉林省将在指导和支持下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城市综合管廊建设。
痛点难点亟待解决
在过去的五六年内,北京、广州、深圳、苏州等城市曾在城市新区的建设中,尝试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将地下管线纳入管廊统一敷设、集中管理,以解决各自为政建设、重复开挖的问题。
但对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也有地方住建部门人员指出其中的痛点和难点。
江苏省住建系统一位工作人员说,此前各地在地下综合管廊的试点建设中,各自标准不一,造价差距也极大。从媒体公开的报道来看,北京地下综合管廊平均造价1公里2亿元,成本最高;而郑州的造价则在每公里1亿元左右。“因为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管廊建设中哪些地下管网要纳入管廊、哪些暂不需要,也各不相同。”这位工作人员认为,“在接下来的试点中,亟须解决技术标准、安全标准的问题。”
该工作人员认为,由于地下综合管廊造价较高,并非所有城市都要立刻上马。去年申报全国试点中,甚至有县级城市也提出要建设,完全不考虑成本、性价比。
广东省住建系统的工作人员也指出,地下二三十种管线归口多个部门管理的现状,也不利于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后的统筹管理和监督。“以前一个城市甚至拿不出一份完整的地下管网家底图,就是因为多头管理、各自为政。”该人士谈道,“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运行,都需要从制度层面、管理体制机制入手,进行改革和设计。”
更多产品信息请关注铁艺大全网:www.tydq.net,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