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姿多彩的侗锦刺绣艺术 非遗传承人粟田梅的侗锦人生

   2015-11-27 铁艺大全网7060
侗锦早在50年代就已闻名于世。侗锦有两种制作工艺,一是机织,二是刺绣制作材料为侗布、五彩丝线、绒线,制作工具是织锦机,绣针、挑针等。图案多姿多彩,题材广泛,人物、禽兽、鱼虫花草、日月星辰、山水楼阁,无所不有。运用几何、素描、水彩画的艺术和抽象夸张手法,制作出一幅幅耐人寻味的侗锦,其新产品有大型的壁挂、被面、床单,也有枕巾、手巾、头巾、挎包、背带、腰带、衣兜、围裙、绑腿、服装边角等小型的织锦。有些以图腾崇拜、神话故事为题材的侗鲷,更为珍贵。播阳民间珍藏一幅侗帕帛锦,用夸张手法描绘了长篇神话史诗《金汉与黎妹》的故事。这幅侗帕帛锦所反映的文化内涵之丰富,让人惊叹不已。通道籍侗族著名学者李鸣高先生称之为“绣在侗帕上的文化”。这幅帛画用一根线绣成,正反方面没有线头。不知道这位侗家姑娘先绘图再绣,还是凭心智慧一线绣成。其刺绣工艺之精湛,连马王堆出土的飞衣帛画也会大大逊色。

1

机织锦就是在织布机上经手工编织出来的帛锦。这种侗锦根据操作方式不同又分为穿织锦和挑织锦两类。其中穿织锦又分为穿织素锦和穿织彩锦两种。

穿织素锦:就是运用穿梭方式将呈现图案颜色的纬线反复穿过经线逐一打紧,经各种技术操作逐步形成所设计的图案,并织成布匹。所呈现的图案颜色为青和白两种。

其中,以白纱作经的线叫做白底素锦,以青纱作经线的叫做青底素锦。素锦图案有喜鹊、金鸡、鱼虾、蜘蛛、枫叶等抽象画图案。穿织彩锦:仍运用穿织方式,以红、白、蓝、青、黄等染色纱线而呈现出彩色图案,从而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使侗锦工艺更高一筹。

挑织锦也属于彩锦,在斜机上制作。它的最大特点是不受纱扦所限制。其操作方法是:根据所设计的图案依照其格式利用挑针勾引纬线穿过经线,随之打紧,逐渐拼凑,使之成为所设计的图案。

侗族刺绣历史悠久,其影响广泛,长盛不衰,至今仍盛行于整个侗族地区。民间刺绣针法多种,有平铺绣、连环结子绣、锁丝绣、盘筋绣以及剪绣(花)等。通道的独坡、播阳、地阳坪、元现、八毫等一带的刺绣工艺别具一格。

2

编织一幅侗锦,要经过轧棉、纺纱、染纱、绞纱、绞经、排经、织锦等十几道工序,工艺复杂多变,而且全部手工操作而成。侗锦图案一般采用概括、抽象和夸张变形等手法,并以装饰性很强的形式再现,继承了侗族数千年古老工艺传统,保留了民族特有的高尚、优美、朴素与细腻的艺术风格。内容十分丰富,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侗锦以其独特的编织工艺,富有民族特色的花纹图案,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亮丽和谐的色彩,高雅凝重的品质和鲜明的民族风格,成为我国著名的织锦之一。侗族妇女以织锦为载体,展示她们聪明的智慧和精湛的编织技巧,承载和演绎着侗民族源远流长、积淀深厚、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传统文化,反映侗民族的观念形态、图腾崇拜、宗教信仰、审美情趣以及避凶纳吉、消灾纳福和追求天、地、人和谐共存的文化心理。

侗锦已加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侗锦妇女粟田梅也同时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侗锦织造技艺”的传承人。

生活离不开侗锦,侗锦是她一生的追求。

粟田梅,自12岁就开始跟随母亲学习编织侗锦,侗锦编织工序很复杂,也很难学,但是她就是喜欢侗锦,喜欢它绚丽的图案,她从未因为难学而放弃自己所热爱的织造技艺。她不但跟母亲学,还向村里的多名老师傅学习、请教。由于她勤奋学习、刻苦钻研,15岁就掌握了侗锦的织造技艺,能独立完成整经、穿综、埋色、补色,挑、勾纬纱等一系列的编织工序和技术。80年代初到九十年代初,由于粟田梅的侗锦织造技艺小有名气,被县织布长招去当技术员、当上了车间主任,90年代初,由于企业改制回家务农,虽然回家务农,但是她拿出了更多的时间钻研侗锦的织造和研究创作。几十年来,粟田梅从模仿传统图案到图案的创新,使侗锦锦上添花,更加丰富多彩。

2008年6月,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的重视,粟田梅在牙屯堡镇创办了“雄关侗锦厂”,组织侗锦能手和爱好者20多人统一作业、交流经验、切磋技艺。到目前为止,粟田梅在本镇的各村组和邻居乡村培养学徒100多人,还开设了一个侗锦销售门面,积极与外地客商联系销售侗锦,使侗锦走上了国内外市场,产生了较多的经济效益。

3

“侗锦图案的民族风格鲜明,色彩亮丽和谐,品质高雅凝重,编织工艺非常独特。”在湖南通道县雄关侗锦坊内,头裹灰色锦帕、年过5旬的侗族妇女粟田梅,向游客介绍“国宝”侗锦。

侗锦古称“纶织”,系侗族女性世代相传的纯手工织物,至今有逾2000年历史,是中国著名织锦之一。侗锦图案大多取材动植物、器皿等造型,反映侗族的审美情趣及追求天地和谐共存的文化心理。

位于湘、桂、黔三省(区)交界处的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及周边地区,是侗锦织造技艺主要分布区。2008年,该县侗锦织造技艺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侗寨人粟田梅是侗锦这个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她12岁开始随母研习侗锦,15岁已能独立完成整经、穿扣等系列编织工序和技术。

“纺织时,腰上、腿上要绑着各色丝线和带子,脚踏手捋,吱吱悠悠,一方方侗锦就这样织成。”身着民族服饰的粟田梅说,侗锦的织造工艺复杂,一般要经过轧棉、纺纱、染纱、绞纱等十多道工序,最难的当属数纱。

“千丝万缕的丝线必须一根根数好、排好,不能有丝毫差错,否则纺出的图案会失真,锦面会不平整。”粟田梅手扶斜架式织机说。

粟田梅告诉记者,她曾因专注编造织锦无固定收入,差点让承担家庭生活重担的丈夫发怒将织布机烧毁。但这位坚强的侗族妇女并未因此放弃织锦。相反,她创新将芦笙、鼓楼、风雨桥等侗族文化元素融入侗锦图案,织就一条世人了解侗锦和侗乡的通道。

与大多数非遗项目一样,侗锦亦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难题。由于诸多侗族妇女外出打工,不再纺织侗锦,年轻人又不愿潜心学习,让侗锦陷入传承难题。“侗锦是侗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我十分担忧这个技艺就此失传。”粟田梅说。

身兼传承重任,近年来,粟田梅携侗锦先后参加了“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等大型展览,引发世界对侗族织锦的关注。

经政府支持,粟田梅在牙屯堡镇创办了“通道雄关侗锦坊”,她在那里定期举办侗锦织造培训班培训村民织造侗锦。

“侗锦织造是老祖宗留下的手艺,不能丢了。我们有责任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它,把它发扬光大。”只要有人学习,粟田梅都毫无保留地传授。

为抢救、挖掘、保护和传承侗锦这一珍贵的民族文化资源,通道官方亦采取了系列举措,包括举办侗锦织造技艺培训班、建立湖南侗锦博物馆和通道侗族自治县侗锦传习所,并成立通道侗族自治县侗锦织艺发展有限公司,全面保护侗锦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4年12月,粟田梅历时5个多月进行纯手工编织而成的侗锦作品“中国梦·侗锦情”出炉。这幅长82.17米、宽0.47米的作品打破世界吉尼斯纪录,粟田梅获得世界最大侗锦作品证书。

“有了国家和县里的大力支持,我将继续做好侗锦制作技艺的传承工作。”粟田梅说。

更多产品信息请关注铁艺大全网:www.tydq.net,转载请注明出处。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wxty009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免责声明  |  法律声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  苏ICP备110579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