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退缩绝不是好办法
加快升级转型,咬紧牙关决不放弃国际市场
面对不公正的反倾销,很多佛山陶瓷企业积极应诉,据理力争。终裁出来之后,他们又咬紧牙关积极应对,绝不轻言放弃国际市场。
“只要平时多准备,反倾销调查也不会太难应付。”很多获得较低关税的企业都介绍了这样的经验。
佛山市简一陶瓷有限公司被抽中参与调查,最终获得最低26.2%的单独税率。该公司董事长李志林告诉羊城晚报记者,早在2009年,公司就收到欧盟方面的预警,所以去年一收到立案信息便马上行动,请了中、欧方面的资深律师,还成立应急小组处理调查事宜。“当时半年下来,十几号人几乎每天都要加班到深夜12点,要处理的数据堆积如山。”据李志林介绍,欧盟方面对账目的要求非常严苛,而且环环相扣,所以要应对反倾销,首先要规范化运营,账目清晰。
亚洲陶瓷执行董事张杨静说,反倾销调查主要使用这个公式:销售价-成本=利润。如果利润为负便是倾销。这需要成本和利润方面的详细资料。因此公司很注重财务管理,数据经会计师有效审计,账目明晰,所以填表就很顺利。
面对既成事实,众多佛山陶瓷企业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转型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原因就是:如果一碰到贸易壁垒就退回来,中国陶瓷的地盘只会越来越小。
事实上,首先走出阴影,重新进军欧洲市场的产品,正是那些经营差异化高档瓷砖的企业。例如BOBO陶瓷薄板推出的瓷砖砖身厚度和重量均只有传统瓷砖的1/3的陶瓷薄板,雅士高夫陶瓷首次与时装品牌跨界合作推出新产品,简一陶瓷加快推出获得专利的系列仿石材瓷砖,鹰牌陶瓷开发“一次烧”耐磨微晶石等等。简一陶瓷董事长李志林表示,当地陶瓷厂商的优势,在于产品和销售渠道:“但这些我们都可以做到,目前我们计划在欧洲各国自建展厅或营销中心,提升品牌影响力,深挖当地市场潜力。”
“国际市场绝对不能放弃,但必须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档次和质量。”东鹏陶瓷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刘韧介绍说,反倾销表明低端产品在国际市场越来越难做,必须推动设计创新,开阔市场。比如近期巴西也规定,从中国进口的瓷砖制品的价格都要在10.5美元以上,相当于有了个价格门槛,这也迫使中国陶瓷企业要不断提高质量与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