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普通的砖石结构超过8层以上时极不经济,近年来研制的高强、轻质砖石材料结构也只适用于20层左右的高度。而钢框架结构可达30层,钢结构筒柬体系可达110层,空心衍架简体可达140层。
具体的建筑实例有:1931年建成的美国帝国大厦,102层,高381米;1972年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楼建成,高400.25米,110层;1974年芝加哥西尔斯大楼落成,高442米,这是目前最高的高层建筑。
尽管钢铁材料在建筑中的使用是有选择的,可是其消耗量依旧非常惊人。尤以钢筋和型钢的耗用量所占的比重最大。美国1976年总耗钢量12780万吨,其中建筑用钢达l 090万吨.占总耗量的85%。
日本1977年总耗钢量为5041万吨,其中建筑业耗钢量为1441万吨,占总耗量的28.6%。如此大量的建筑用钢消耗,需要高产钢量作后盾。
我国解放后50年间钢产量增加近500倍,1988年钢产量突破6千万吨大关,从而为钢笔构在建筑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障,但要完全满足需
求尚有不足,因而目前国内钢结构的使用仍受到很大的限制。
随着建筑物、构筑物规模的不断扩大,改进钢材的性能是发展的必然,如采用合金钢代替强度较低的碳素钢,提高钢材的屈服强度等。德国研制的热轧后冷却冉凹火处理的预应力钢筋,强度可达800兆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