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匠,英文拼法为BLACKSMITH。Black(黑色的)指铁的肤色,Smith(史密斯)是一个极为普通的姓名。
过去,铁匠的工作对象主要是铁制实用品:刀、钳、门锁、马蹄铁、锅盆......两、三个小铁匠每天可制作近万枚钉了,他们双手将成捆的铁丝截断、锤尖、敲平头,纯熟无比。铁匠们也制作刀剑,当然这要用较好的钢材。技术上乘的铁匠能制作既合体又精美的头盔、铠甲(如右图)。
在欧洲,铁制品经常和建筑结合在一起。室外的阳台栏杆、大门、院墙的围栏、室内的楼梯扶手、门把手、门锁、壁炉架等。铁匠经常根据图纸来制作铁制品,我们可以从一些历史资料中看到,它们的图案设计非常精致,有些铁制品堪称为艺术品。铁制品制作经常重复但也处处创新,从那大量图案的曲线中,我们可以看到从文艺复兴时期到巴洛克、洛可可的风格,它们大多数的造型为蔓草卷叶和漩涡形。拜占庭式的图案也受到市人的喜爱,那些十字纹图形尤为突出,同时也不乏花果、鸟兽的纹样。
但是,自15世纪以来,这些花纹都没有重大的变化,甚至可说是停滞不前,其原因之一是工业革命。它向人们推出了一个最了不起的怪兽,它能像传说中的怪龙那样吐火喷烟,这是便是机械(图4)。用蒸汽作动力的机械能使产品成批量生产,因此价格低廉.然而也正是机械,一反过去手工工业生产的那种精雕细刻的方式,机制产品样式单一、造型简单;另外一个原因是科技发展的结果。在武装制作方面,由于枪炮问世,使得"刀剑入库";在交通方面,由于汽车、自行车的使用而"马放南山",马蹄铁匠也随之转业;电能取暖器的普及使和壁炉框架成为历史的陈迹;不锈钢楼梯护手的外观似乎更相称于玻璃门窗。总之,那些富丽典雅、繁华纤巧的古典主义的铁制品,因其手工制作的精美而价格昂贵,使它们成了贵族和富豪的专用品。这些铁制品所具备的装饰审美功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这种正是它们自身发展终结的原因。随着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时期,路易十六世的高贵而又美好的头颅在断头机上落下,这些具有优雅的装饰风格的铁制品同时被贫困的平民们所摒弃。
以人工制作方式的铁艺似乎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它历经了好几千年(在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就描绘了由神传授并制作的武器,尤其是天神为大英雄阿克毓斯打造了坚固而又精美绝伦的铠甲),当进入工业化的年代,它还能有所新的贡献吗?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又一个新的浪潮于19世纪初兴起,这便是"现代术"(这个名称起因于1895年,在法国巴黎一个画廊的一次现代派艺术风格作品的展出)。在这段时期,古埃及文化和玛雅文化被发掘、探索经,金字塔的几何形体外形和结构与欧洲传统的巴洛克的曲线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外来的文化艺术以这简单、明快的直线条及平面,叙述着一种抽象特征的艺术风格,1889年法国巴黎的世界博览会期间,艾菲尔铁塔的工程对铁艺世界的影响无疑是震撼性的。人们开始认识到工业化的产品的呆板无趣是因为缺少艺术家的参与,"工"与"艺"的结合必能产生新的艺术形式。现代艺术运动提出"自然的装饰与精巧的技术"、"反对复古"、"领导时尚"的设计艺术思想。他们从自然界动植物的形体上抽象出各种曲线、直线,这些明快、夸张、流畅、优美的艺术手法,构成了"现代艺术"的新风格,其典型代表作品为巴黎地铁入口处的铸铁装饰。
铁制品在众多艺术家的参与下,发生了质的变化,从实用工业转向装饰并把装饰提高到艺术的地位。过去的雕塑大多为石材、青铜、石膏,现在许多复合塑料被运用,如FRP(俗称树脂或玻璃钢)。如今钢铁材料的雕塑大量的出现,它们的特殊风格是与众不同的,法国一著名的雕塑大师用废弃的金属材料创作出许多伟大的作品。
顺便提及铁艺在中国的情况。铁匠在中国的历史亦可谓古老的行当,但始终未能摆脱实用的范围,在20世纪后期,在南方的一些发达城市里,出于对居住房屋安全需要的考虑,开始安装防盗门窗。起初还只是用一些铁的方管、圆管焊成的栅栏,实在无艺术可言,然而它的普及却成了铁艺在中国流行的契机。随着经济的发展,开始出现一些欧洲古典主义的装饰风格的铁栏,与之同时出现的还有建筑外墙面使用的欧洲装饰风格的罗马柱头,它们遥相呼应,相得益彰。继而这些铁艺制品又应用在家具上,如床、茶几、桌椅、花盆架等,但由于成本方面的考虑,这些铁艺制品的工艺技术仍处于非常简陋的程度,有些稍微复杂点的卷叶、花果等饰件都采用工业化机械生产。铁艺雕塑也只是些用铁板、不锈钢板或铜板等材料,进行剪割,冷作敲打,焊接而成的简单抽象造型,因为它们更适合于城镇的环境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