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年前的著名铁画大师及作用

   2012-04-20 张小姐5750
  
  传承近四百年并进驻人民大会堂与大英博物馆的芜湖铁画目前深陷人才流失严重和産业化步履蹒跚的窘境。芜湖铁画第五代传人储金霞接受大公报专访时直言不讳,对这门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産名录的艺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表示堪忧。储金霞称,芜湖铁画能否重现辉煌,并非某个人或者某个企业能够决定,而需全社会尤其是政府的关注与扶持。
  既然存在诺大的需求市场,怎麽做才能将鉄画这门艺术发扬光大?储金霞此前精心挑选一批铁画作品,首次亮相深圳文博会,大受与会客商和参观者欢迎与好评。返回芜湖后,储金霞考虑最多的问题是,铁画传承人的瓶颈如何解除?市场价格与艺术价值的背离沉屙何解?铁画纪念馆的落成还有多远?
  大师的焦虑
  铁画艺术相传由铁匠一人汤天池于明末清初在芜湖创立,是用铁铸成綫条,再焊接而成的一种艺术作品,因綫条简明有力、风格苍劲古朴而驰名宇内,接力传承300余年。解放战争前后,铁画艺术却因战火纷飞而失传,长达30年。
  新中国成立后,铁画艺人储炎庆受政府之托牵头恢复这门传统艺术,幷于1959年担纲主创完成巨型铁画屏风《迎客松》,被周恩来总理点名陈列于人民大会堂贵宾接待厅笑迎各国政要。
  铁画因此名扬四海,储炎庆被奉爲一代宗师。
  储金霞是储炎庆的长女,15岁起拿起铁锤、铁剪,跟随父亲学习铁画,成爲铁画历史上首个女传人,曾组织亚运会熊猫「盼盼」礼品生産,幷担任铁画研究所所长,先后获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
  身爲芜湖铁画第五代传人,储金霞最大的焦虑是人才的稀缺。「茫茫人海,知音难觅啊!」储金霞从艺逾50年,手把手传授过技艺的弟子累计60余人。他们大多「今天来明天走,能够坚持学艺的三年五载的寥寥无几」。
  2007年春节过后,储金霞的储氏铁画工艺厂,除了家族成员,仅有一个弟子愿意继续学习。「心凉了半截,空荡荡的制作车间成了我最黑暗的记忆。」
  「铁画是一门清苦的艺术,是要耐得住寂寞的。」储金霞说,铁画创作是脑力和体力双重劳动,长期作业伤身又伤神。「铁画创作是纯手工活,一棵迎客松有密密麻麻几万根松针,而且各具形态,是要一锤一锤锻打出来的。」
  「70%的铁画从业者都会染上职业病。」储金霞给记者伸出右手。她的食指因伤致残,想抬都抬不起来。另外,因爲长期置身火花四溅、粉尘纷扬的制作车间,她落下了鼻窦炎久治未愈。
  「铁画制作需要长綫投入,来不得半点的急功近利,只有真正爱好铁画的人才能学成。」储金霞说,绝大部分报名学习铁画的年轻人,都不过是想将铁画作爲谋生的手段,追求的是短期内获取收益。「在这个速成的时代,整个社会都浮躁,他们的动机也无可厚非,但注定吃不了铁画这碗饭。」
  值得欣慰的是,储金霞的小女儿储莅文与侄子储铁艺自幼受家庭教育熏陶,潜心学艺,如今均小有成就,多次获得国家级专业大奖,让焦虑铁画后继无人的储金霞感到些许安慰。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免责声明  |  法律声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  苏ICP备110579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