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卫浴业:关注品牌“软质量”
日前,全球品牌公益传播机构够优机构正式发布了号称全球首部“品牌软质量报告”。
据介绍,在产品的使用功能、售后服务等“硬质量”之外,还存在一个包含品牌生产或服务过程中“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软质量”。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只认硬质量,但一个产品即使硬质量再好,可在其生产或服务过程中,不注意履行社会责任,对社会急难问题不闻不问、污染环境、克扣员工工资,则表明这个品牌的“软质量”不过关。
近年来,我国陶瓷卫浴业面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状,不断提升品牌建设速度,聘请名星代言,登陆央视荧屏,加速品牌形象店扩张、创新产品提升档次、整合渠道资源、创新营销模式等,品牌建设正成为陶瓷卫浴业开展的重点工作之一。然而,我们大多数企业把打造品牌的落脚点放在“硬质量”方面,甚至是“硬质量”中的一个侧面,面对品牌“软质量”提及不多。
品牌建设,硬质量是不可缺少的一条腿,而“软质量”则是另一支更重要的腿。有关人士称,做品牌,应该老老实实注意生产和服务过程中的任何环节,从合理对待员工权利、建设和谐劳资关系、严格注意环境保护、参与社会急难求助、多做社会公益事业等诸多方面,树立品牌的良好公众形象,赢得包括消费者在内的社会各界的认可,而这些,就是品牌“软质量”的重要内容。
品牌“软质量”的推进与建设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其成效是点点滴滴形成的,如润物细无声。
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的当下,“软质量”的问题,在陶瓷卫浴行业已逐渐浮出水平,并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据相关报道称,陶瓷卫浴产业对资源、能源的消耗以及对环境带来的污染,都屡受外界诟病,不仅引来“贱卖国土”之责,更因环境、用工、节能减排等导致企业发展受困,行业发展受阻。
有资料显示,我国陶瓷卫浴企业的利润空间大约在8%-25%之间,而这些所谓的利润是以损害员工身体健康、克扣员工福利待遇、违反法律法规、牺牲环境等为代价换来的。如果企业在用工、纳税、环保等方面依法办事,企业成本在原有基础上至少要增加25%-35%,企业将无利可图,甚至生产产品越多、亏损就越多。原因究竟何在?业内人士曾发问:
为什么中国陶瓷卫浴企业不能做大做强?在品牌软质量报告中,提到一些“软质量”有问题的企业,如奢侈品牌古驰员工:“喝水要申请、上厕所要报告、干到半夜不算加班……”;位于深圳的西铁城加工厂:无故辞退老员工、以上厕所、饮水为由每天克扣员工40分钟工时……;苹果公司承认中国供应链致残员工137名;哈药总厂水、陆、空多方污染环境,已威胁到附近群众健康;青岛耐克代工厂:工作3天鼻子就失灵、噪音、有害气体、高温环境……
消费者能看到品牌的“硬质量”固然重要,但“软质量”才是打造品牌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
陶瓷卫浴企业似乎对如何提升品牌“软质量”有了全新的认识。业内人士曾提到延续近百年历史的美国福禄公司,其不仅具备对品质苛严的一以贯之的经营理念,更具有详尽的关心环境、健康和安全方针的企业声明。
我国从事外贸业务,特别是OEM的部分陶瓷卫浴企业,国外客户在选择国内企业为其产品供应商或是为其代工时,会对国内企业进行验厂,进行针对人身健康、安全、环保、纳税、福利等全方面的检测、检查、检验,又有几家企业能够真正达到呢?只关心产值、利润,不关心环境与人身健康、安全,不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试想,这样的企业又怎么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成就百年老店的梦想呢?
面对品牌建设的热潮涌动,陶瓷卫浴企业都为品牌狂。其中,又有多少企业真正悟出品牌建设之道?品牌“硬质量”、“软质量”恰似品牌的两条腿,独腿不能立,只腿不能行,惟有双轮齐转,比翼齐飞,才能让品牌走得更稳健、更持续、更长久,这才是建设品牌的真谛和精髓。
陶瓷卫浴企业一方面要加大对品质、服务、创新等硬质量方面的投入,确保硬质量万无一失,另一方面要加大公益事业、社会责任、诚信、员工福利、环保、节能减排、工作环境和条件等“软质量”方面的重视。通过点点滴滴树立一个友善、知名度高、美誉度好的品牌形象,对品牌形成有效保护,同时更能推进品牌不断前行。否则,即使建立起强大的公关保护屏障,也会令品牌大厦倾覆。
消费者是惟一不能被收买的群体。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陶瓷卫浴企业成就百年品牌大计的初衷是好的,方向是对的,但道路却是曲折的。一定要明晰硬、软质量的辩证与互利关系,在创新推动下,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共同推进品牌建设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