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丹灶镇汽车配件产业调查报告》正式出台,对于丹灶这个中国传统的五金重镇而言,汽配产业近几年的发展可谓风生水起。自2004年第一家世界500强汽配企业佛山市捷贝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落户丹灶以来,目前镇内已经聚集了28家汽配企业,其中日资汽配企业占了17家,本土企业有5家。
汽配产业在丹灶渐成规模,而长期以来占全镇经济总量近八成的五金产业的走向一度成为行业关注焦点。在招商引资形成的新产业面前,本土五金企业机遇在哪里?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目前丹灶已有近10家五金企业开始小规模试水汽配产业,但机遇面前也存在着更大的挑战,“蛋糕”该怎么吃?
试水:“水”很深
一年多前,胡世棉开始了汽配产业的探索之路,他坦言“仅仅是初步探索而已,不成规模”。显然,这对于一个改革开放后在五金产业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第一代创业者而言,是一个新的挑战。
“主要是与广本合作,利用我们原有的机械设备和生产技术,生产刹车鼓,但规模很小,现在这部分业务才占了整个企业的5%左右。”佛山市南海金沙盛通五金搪瓷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胡世棉说,目前也只能是极少部分地涉及汽配领域。
其实在整个南海中部片区汽车产业开始形成的背景下,特别是一汽大众项目进驻之后,怀有如胡世棉这样想法的本土五金企业家并不少。粗略统计也有10来家企业其实开始在尝试汽配产业了。
但相比之下,目前丹灶五金企业有能力涉及的汽配领域只有离合器配套生产、制动系统和传动系统的部分配件生产等少数汽配产品,也有五金企业开始尝试做汽车装饰配件和挡风板等。而目前市场上的汽配分类有发动机垫片及缸盖、配气机构、冷却系和传动系等19大类。
生产技术、管理理念、生产流程、产品标准……这是摆在本土五金企业面前的课题,“汽配这块蛋糕很香,但啃起来很难,汽配的主体我们做不了,比如刹车系统的关键零部件,因为光是技术、质量、场地、审核标准等,都让本土五金企业难以企及。”胡世棉说。
而记者调查发现,更大的课题在于进军国际汽配市场的基本条件,首先是企业必须通过国际汽车配件质量体系认证—ISO/TS16949。“这个对于目前的五金企业而言是非常难的,因为严格的审核体系和成本不是现在可以承担的,别人的游戏规则就是这样。”丹灶镇经济促进局副局长杨毅恒表示。
技术:不是不可逾越的坎
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丹灶本土五金企业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产品非常繁杂,既可以生产同行业产品,也可以生产跨行业产品,比如有些企业既生产灯饰,同时又生产家具拉手、箱包配件等五金配件,生产规模小,而且管理也相对混乱。而高端汽配产业的特点就是技术高,专业性强,同时制造以及管理理念先进。
“但这不代表着丹灶的五金企业就没有作为,机遇一样摆在面前,跟企业想进军核心汽配产业面临的挑战一样,这是公平的。”佛山市南海区五金行业协会秘书长黎兆博认为,五金产业本身的产业链条已非常完整,五金件方面丹灶的企业都有产业基础,关键怎么按照游戏规则提升自己。”
“确实是这样,关键是怎么玩的问题,技术方面其实是触类旁通的,表面处理加工的技术可以用在五金,同样也可以用在汽车。但要按标准做,人家才会考虑。”广东阳晨厨具有限公司董事长姚中沃说,转型并非一蹴而就,“当年我是第一家做不粘锅的,但现在丹灶不止我一家,大家都会学习研究,这需要一个过程。”
“其实我们不需要一步到位,就做汽配产品,是不是汽配产品本身的配件,我们也可以做呢?这也是一个渠道。”事实上,胡世棉说丹灶的五金企业目前也正是如此考虑。“整体的汽配产品,我们暂时不会做,比如一汽大众也有配套项目,我们是不是可以努力做配套项目的配套呢?”
黎兆博也表示,运用已有的技术进行汽配产品相关零部件的生产这是最实际的做法。“比如做汽车门,我们这里的机械可以承接这样生产,也有这样的技术和基础去做,比如小的冷冲件等可以用在汽车的零部件,也是可以做的。”
策略:分占产业链一环
其实,在丹灶五金企业面临的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面前,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在于技术壁垒。事实是,以日资汽配企业为例,当下大多数企业并未向本土五金企业开放,本地五金企业几乎没有与之有任何贸易往来。
在杨毅恒看来,现在在南海无论是德系还是日系汽车企业,都是封闭的技术系统,向本土企业输送技术与人才的可能性不大,另外从技术保护的角度看更没有必要向国内市场输送技术。
“但是现实上有一点是可以慢慢实现的,那就是本地采购,因为只有本地采购才能使得企业的利益最大化,保持持久竞争力。五金产品的类型特别多,如果每次都去日本或者德国采购,并不合理。”杨毅恒举例说,现在在丹灶投产做汽车输送带的日本汽配企业仲西汽配已经开始在寻求本地化采购。
在业内人士看来,外资汽配企业进行本地采购,实行本地化产能分包,这对于五金企业逐步渗透进汽配产业是个绝对的利好。“一旦存在合作关系,即可促成本土企业以初级供货商的角色进入日资汽配企业进行参观学习,或接受日资企业生产管理的全面改造。”有关人士指出,这将可快速提高本土五金企业的技术手段和企业管理理念。
同时,杨毅恒指出,企业的人才流动也是正常现象,这样也必然带来技术流动。而事实上,丹灶从事灯饰五金配件类的一家企业,过去三年时间里,以每年50万美元的薪资,将日本松下一位高级工程师请来当企业筒灯生产的技术指导。
姚中沃也表示,从产业生态的角度来看,引进的外资企业是对本地企业的一个促进。“好的企业集聚在丹灶,丹灶的其他企业是有促进作用的,而不是说这是一种竞争。”本地企业在不断提升自身的同时,产品才会有生命力,企业也会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