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煤烟刚散,汽车尾气又成为英国大气的主要污染源。1995年,英国通过了《环境法》,要求部门大臣尽快准备及出台一份关于空气质量评估和管理的政策报告书,制定一个全国战略。1997年3月,根据国内、欧盟及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英国出台了空气质量法,设立了必须在2005年前实现的污染控制目标,要求工业部门、交通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努力,减少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颗粒物、臭氧、苯和1,3-丁二烯等8种常见污染物的排放量。
2001年1月30日,伦敦市发布了《空气质量战略草案》。时任市长肯·利文斯通说,每年英国有2.4万人死于与空气污染有关的疾病,他将致力于进一步提高伦敦空气质量,消除大气污染对对公众健康和日常生活的影响。
如今,伦敦的雾都“奇观”已不复存在。得益于成熟的大气环境监测网络和健全的大气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市民们也可以随时查询最新的的空气质量信息。
在当日空气质量发布方面,英国空气质量档案网站和伦敦空气质量网络(London Air Quality Network)均发布大伦敦地区实时空气质量数据。英国空气质量档案网站公布伦敦市各地区各污染物上一小时浓度和一周趋势图,还开发了Google Earth 图层,用户下载相关软件后,即可遍览英伦三岛所有监测点各污染物上一小时API 分值和一周趋势图。
伦敦空气质量网络则在网页内嵌的Google 地图上分颜色标注各监测点上一小时空气污染物API 分值、一周趋势,以及综合各监测点数据计算出的当前大伦敦地区空气质量实况。
伦敦空气质量网络强大的检索功能使历史数据获取极为方便。用户可查询1993 年以来任一监测点SO2、PM10、NO2、O3 和CO 的15 分钟均值、1 小时均值、8 小时均值、24 小时均值、日均值和年均值,也可以列曲线图比较或下载不同监测点指定时间段内的数值。
伦敦空气质量网络还开通了Twitter 和Facebook,开发了iPhone 应用软件为用户报告不同监测点的API 分值;Your Air for London网站向用户发送电子邮件和语音邮件提醒空气质量状况。新兴的信息传播方式进一步缩短了空气质量信息与大众的距离。
美国的教训
世界八大环境公害事件中,有两件发生在美国,一件是1943年的洛杉矶烟雾事件,另一件是1948年的多诺拉烟雾事件。
洛杉矶是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的一个海滨城市,西面临海,三面环山,风景优美,气候温和。早期金矿、石油和运河的开发,加之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它很快成为了一个工商业、旅游业发达的港口城市,著名的电影业中心好莱坞和美国第一个“迪斯尼乐园”也建在了这里。
石油开采刺激了当地汽车业的发展,加上人口密度增加,至40年代初期,洛杉矶市已有250万辆汽车,每天消耗约1600万升汽油。由于汽车漏油、汽油挥发、不完全燃烧和汽车排气,每天有1000多吨石油烃废气、一氧化碳、氧化氮和铅烟排入洛杉矶上空。这些排放物在夏秋季节的强烈阳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淡蓝色光化学烟雾。
由于地势和特殊气象因素,化学烟雾滞留市区久久不散。美丽舒适的洛杉矶逐渐变成了“美国的烟雾城”。1943年5—10月,许多市民出现眼睛发红、咽喉疼痛、呼吸憋闷、头昏头痛等症状。此后,烟雾更加肆虐,连远离城市100千米以外的海拔2000米高山上的大片松林也因此枯死,柑橘减产。仅1950-1951年,美国因大气污染造成的损失就达15亿美元。1955年,因呼吸系统衰竭死亡的65岁以上的老人达400多人;1970年,约有75%以上的市民患上了红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