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美国航空航天局公布的一张图片,如今已经广为流传。这张显示全球PM2.5 浓度分布的图像上,中国东部沿海被染成浓重的橘红色,几乎是整个图片中颜色最深、范围最大的一片区域。
如果联系细颗粒物的致癌性和对死亡率的影响,这样的图片不能不让人担忧,更坏的消息是,随着中国污染源结构的变化,细颗粒物对人健康的影响,也许还将加重。
与美国六城市、墨西哥研究结果相比较,上海某区细颗粒物对死亡率的影响,危险度稍低,但这并不值得庆幸。
宋伟民教授介绍说,这种差别的产生有多种原因。不同地区大气污染水平不同、人群对大气污染的易感性不同、人口年龄分布和颗粒物成分也不同。看起来,我们正站在悬崖边上:中国正在迅速走向老龄化,中国城市机动车数量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也就是说,中国的情况会很快与欧美相同,细颗粒物引起死亡率增加的风险,也很可能随之增加。
高龄人群是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易感人群,在污浊空气到来时,他们往往最先被“击倒”。2010年末,上海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331.02万人,占总人口23.4%,老龄化程度已经接近世界老龄化最严重国家。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慢性疾病,多出现在60岁以上人群中,如果空气污染的状况得不到改变,老龄患者的死亡率,很可能继续增加。上海某区的调查也说明了这一点:65 岁以上老年人群死亡的相对危险度,比65岁以下人群更高。
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中国的大气污染为煤烟型,工业用煤和北方冬季取暖用煤,向大气中“贡献”大量的细颗粒物。而在美国和西欧,细颗粒物大多来自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毒理学和流行病学研究均证明,在各种来源的颗粒物中,源于机动车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影响最大。
不过,中国正在迅速成为“车轮上的国家”。最近几年中,严重的堵车现象从中国一线大都市向中小城市蔓延,在抱怨马路变成停车场时,人们也许还未意识到,“停车场”上空弥漫的汽车尾气,也把城市变成了“毒气室”。
11月中,中国由北向南进入冬季,冷空气吹散浓厚的雾霾,也让这场关于PM2.5的讨论暂时平息下来。晴空之下,人们是否会迅速忘记,中国的空气质量,已经拉响了警报?
雾霾下的城市
在环境改善难以一朝一夕完成的背景下,找一只靠得住的口罩来过滤糟糕的空气或许是最实用最简便的个人防护方式。
安静,平静,净化,宁静,纯洁,简朴,纯真,欢乐……这是梭罗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但遗憾的是,这也是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唯一负担不起的生活成本。
世界卫生组织(WHO)近日公布的全球1081个城市采集的空气质量数据显示,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含量最少的前50个城市几乎被加拿大和美国包揽。含量最多的城市分别在伊朗、蒙古、印度和巴基斯坦。在中国,可吸入颗粒物含量最少的城市为海口(814位)、南宁(892位)等。
这些信息所含数据来自91个国家,包括首都所在城市和超过10万居民的城市。根据这一史无前例的空气质量数据汇总情况显示,许多城市的空气污染已达到威胁人们健康的程度。
难怪著名院士钟南山曾表示:“50岁以上的广州人肺都是黑色的。”因为生活在大城市,人们吸入的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重金属和病毒,它们来自工厂排污、机动车尾气、建筑粉尘、大雾、灰霾、香烟、空调以及数百万人的体味。
一个“霾”字,上面是“雨”,下面是“貍”——“伏兽也”。古人的先见之明可见一斑。而近些天来,京沪以及其它多个城市弥漫“灰黄色”、“灰蒙蒙”甚至“一股硫黄味”的所谓“大雾”,真凶正是存在于雾中的“霾”。其中,PM2.5,则是“灰霾”的元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