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想让国人在“指灰为蓝”中“偷着乐”显然已不现实,人们也不能再以“早就习惯这种空气了”来表达对于自身健康的漠然了。
只不过,萦绕在人们心头的大雾,究竟如何才能消散?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2011年11月13日晚,上海的夜空,在灯光照耀下,呈现一种“模糊的灰黄色”,似乎蒙上了一层面纱,不那么通透。参加完聚会,准备回家的黄晶刚跳上一辆出租车,就听见司机抱怨:“你看这天,雾蒙蒙的,看都看不清。”
来自环境监测数据显示,当天上海空气质量三项指标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氮双双超标,达到轻度污染。尤其是13日晚7点至14日凌晨3点,申城的空气污染指数更是一路飙升,一度超过300,达“重度污染”。
查看具体指标,13日白天,上海可吸入颗粒物指标达127,二氧化氮为105,均超过了100的警戒线,为轻度污染。可从当天下午5时起,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突然连续6小时走高。上海环境监测中心专家介绍说,污染物主要随着北风一路南下,汇集到了上海。
14日早晨7点半,早就看到网站上关于灰霾预报内容的黄晶,上班前没忘记叮嘱婆婆,要到下午三四点才能带刚满一岁的小宝宝出门玩耍,“记得还要给宝宝戴上婴儿专用的口罩”。
黄晶记得气象专家的告诫:一旦遇到灰霾天气,每天上午的8点到10点,下午的5点到8点,也就是每天上下班的高峰期都是空气中PM2.5数值最高的时间段,要减少到户外活动。一般来说,在下午的3点左右,是一天中空气最好的时候,污染物浓度低,“可以开窗透气,出门空气也会比较好一些”。
嘱咐完婆婆,黄晶戴上口罩,便匆匆出门。穿行于车流不息的上海街头,透过这座城市上空的薄雾,她看见,太阳在失去光泽的天空中若隐若现。“又是个半阴不阳的天气。”黄晶不禁嘀咕了一下。
为了少吸点儿那些质量不高的空气,当天黄晶选择了乘坐地铁。但空气中弥漫着的烟味,汽车驶过扬起的灰尘,使刚出站的她迅速又戴上口罩,因为感觉“一出来嗓子不舒服”。
其实,“一有雾空气就不好”这样的情形,远不止京沪两地。据悉,从10月起华东地区大部分城市的空气质量污染指数都超标。
而准确地说,连日“大雾”应是连日“灰霾”。
对于黄晶而言,“灰霾”已经是一个十分熟悉的字眼了。“现在网上讨论得多热啊!随便抓个人去问问,大家连‘PM2.5’都知道了,哪会有人还不知道‘霾’呢?”黄晶的语气显得理所当然。
就像每天晨练的人们所说:“如果是起雾,那种湿气是非常舒服的,但这种‘灰雾’全是脏东西,回家一洗脸,毛巾上都是黑黑的。”
说得更精细一点,一般来说:水分含量达到90%以上的,叫雾;水分含量低于80%的,叫霾。而在80%至90%之间的,是雾霾混合物,但主要成分是霾。
事实上,对于大多数市民而言,生活在灰霾天气中,“憋气、咳嗽、头晕、乏力、犯困、反胃、恶心、易怒……”医学专家们所列举的上述身体反应,是或多或少存在着的。适应灰霾天气的过程曾经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温水煮青蛙”,缓慢地适应着周遭,想要脱身之际,也许觉之已晚。
所以,在大都市中生活,身心的坚强是必需的。黄晶有个同学就对空气质量感觉特别敏感,因为他患有或轻或重的鼻炎,“13日那天,难得一次的同学聚会,他就缺席了。打电话去问才知道,原来是前几天鼻炎犯了,后来又发展成了重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