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成年人基本通过鼻子来呼吸,这样还能有效地抵挡住一些颗粒较大的物质。但小孩通常习惯于用嘴呼吸,无形中就增加了患病的风险。”岳孟源表示,针对大雾天气,应当尽量避免剧烈的户外活动,出门最好戴上口罩,以防吸入更多空气中的颗粒物。
不过,随着人们防尘要求的提高,纱布口罩已逐渐难以满足要求。城市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和细粒子的危害已越来越引起大众的重视,而纱布口罩对于颗粒物的过滤率还不到30%。
2003年非典时期,一种形似防毒面具的N95医用防护口罩成为市场上的宠儿。与前两种口罩相比,这种防护口罩在防尘方面就专业得多了。口罩型号所称的N95是基于美国标准,该标准将医用防护口罩分为三大类九种型号。N代表非油性颗粒,另有R、P型代表油性颗粒。非油性颗粒物包括煤尘、水泥尘、酸雾、焊接烟、微生物等;油性颗粒物则包括油雾、油烟、焦炉烟等。每一型号又分为三种过滤效能级别,分别为95%,99%和100%。N95的意思即为“过滤非油性颗粒效率为95%的防尘口罩”。我国的防尘口罩标准没有划分得这么细,但N95仍然是此类防护口罩的最佳标准。
在临床诊治中,岳孟源主任会建议那些体质偏弱或敏感的儿童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并非N95口罩),这样才能保持口罩密闭,发挥良好的过滤功能。
在环境改善难以一朝一夕完成的背景下,找一只靠得住的口罩来过滤糟糕的空气或许是最实用最简便的个人防护方式。
致病的课题研究
相信不少人听说过,著名的1952年伦敦“毒雾”事件:连续数日,寂静无风,持续大雾,大批航班取消,白天汽车开灯;正举办的一场牛展览会,参展的350头牛有52头严重中毒,14头奄奄一息,1头当场死亡;不久许多市民也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哮喘、咳嗽,死亡率陡增,有资料显示为4000人……这是世界环保史上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这场“雾都劫难”,会是“灰色之霾”引起的吗?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李想博士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当时的伦敦,主要靠烧煤来取暖和生产。遍布在工厂和住宅区的难以计数的烟囱,昼夜不停排放烟雾。又因为那些天的伦敦,正好处于高气压下,没有风,所以包含各种颗粒物和二氧化硫等化合物的浓烟,越积越浓,弥漫在城市上空。有数据显示,当时每立方米的二氧化硫含量,超出平日的6倍,每立方米的PM2.5、PM10等颗粒物含量,高出平时的9倍,所以发生中毒悲剧。
而就在近日,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陈建民教授领衔的课题组经过两年时间的研究,第一次量化测定了雾霾中的污染物种类以及含量。在最新出版的国际环境学科重要期刊——《环境监测》在线发表了他们的最新成果,他们的论文还被选为当期封面重点推荐论文之一。研究结果显示,大雾中含有污染物多环芳烃,而且在大雨前后的雾霾污染物含量要相差500倍。
此消息一出,引起了业界的强烈反应。李想与陈建民教授不断接到媒体的采访要求。《新民周刊》记者也随即找到了论文的第一作者李想博士。根据李想介绍,有关雾化学及其有机污染贡献方面,一直缺少定量化的研究方法。此次,陈建民教授的课题组通过自行设计雾水收集器,对上海地区的雾水进行了收集,并运用雾监测仪对雾过程进行了全程观测,进而发现了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物在雾过程中的分布规律。
课题组发现,在某个城市市区采集到的雾水,大多颜色较深,呈黑色,雾水中可检测到多种致癌致畸物——多环芳烃,其总量大概在0.03-6.67μg/L(微克/升)范围内。同时,萘、蒽、菲等化合物占雾水中多环芳烃总量的80%左右。李想解释说,这些成分表明大雾中的多环芳烃多来自本地化石燃料的燃烧。
就上海地区而言,由于上海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的排放量大,加之起雾或下雨的时候空气湿度大,大气层较为稳定,水平对流和垂直对流都比较弱,这种情况会导致污染物在空气中短时间内大量聚集,污染加重,而且极易演变成灾害性雾霾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