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十多年间,中国地板行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迅速崛起的地板行业在发展的同时,行业中也涌现出一片极具影响力的企业。然而,近几年来,人民币升值、通货膨胀、员工加薪、低碳经济、员工调整等,使一些中小地板企业生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如何进一步展现出企业无比强大的活力和竞争力?资深业内专家指出,地板企业要转型升级,要焕发新春,必须进行价值观的重塑。
民企发展的春天结束
时间来到2012年,地板企业发展的春天实质上已经结束,比如温州传出的某地板企业老板“跑路”事件,表面上看是所谓的民间金融借贷问题,其实际说明的是地板企业乃至整个中国民营企业阵营正在发生两极分化。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中国地板企业现在正面临“四大瓶颈”:人民币升值、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加速、管理层与员工层冲突加剧导致管理成本持续上升。发展瓶颈的产生表明地板企业的发展危机已经来临。
其实,地板企业的发展危机已经不是才发生的事情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地板行业应当是一个分水岭,因为地板企业正好可借助金融危机的力量,完成产业升级与赢利模式的转型,但随着国家力量的出手援助,在四万亿资金的刺激下,宏观经济快速复苏,地板企业的发展危机再次被掩盖。
2011年所出现的人民币升值、通货膨胀等企业困局,可以说是金融危机的延续,但并非是危机的再爆发,而是前期发展危机被一再掩盖忽视的恶果。因此,地板企业是到认真思考自己发展战略的时候了。
人才和机制是核心资产
在巨大的生存压力面前,地板企业必须做出转型升级的选择,而这种转型升级恰恰也是企业家价值观的重塑过程。
中国地板企业家精神,提倡的是“天道酬勤”,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但在地板企业的经营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感到越做越累,原因有很多,比如:经济周期的出现、产业的发展变化、产品服务落后、市场竞争加剧、内部矛盾恶化、团队激励缺失、规模越来越大、资产越来越重等等。但回归本源,地板企业缺乏的是创新与对人才的尊重与保护。
地板企业家长于设备投资,短于系统架构的建立。因为设备投资具有投入产出快、运作简单、风险易于控制、投资看得见等优点,加上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于是,众多民营企业的经营模式走的都是一条低成本扩张之路,也就是说,绝大多数是远离终端客户的 “产品化”经营模式,这种模式意味着地板企业的竞争力其实更多的是成本竞争力,而不是“客户竞争力”。企业的“肚子”越来越大,但市场没做大,越做越累已成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