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市5月陷入迷途

   2012-05-22 铁艺大全陶先生5980

    沉寂了近十个月的钢市,如今依然困于迷途。外围方面,欧债危机再度升温,大宗商品风险加剧,钢价的走势只是大宗商品的冰山一角,包括原油、伦铜、黄金等主要商品均陷入阴霾,钢市空头气氛十分浓重。钢企网资讯中心认为,五月的钢市就像陷入了迷途,不知道返程的路,难道钢市真的要破罐子破摔?受多重上下游因素的影响对此进行分析:

    上游原料方面——

    受煤炭进口量以及产量显著增长的影响,近期港口煤炭市场低迷运行,连一向比较稳定的产地煤炭价格也出现了明显下滑。

    统计数据显示,4月中国进口煤与褐煤2505万吨,同比增90.1%;1~4月累计进口煤与褐煤8655万吨,同比增69.6%。在电厂存煤方面,据监测,截至5月15日,沿海六大电厂合计存煤1552万吨,较5月1日存煤数增加了88万吨。预计,下游沿海六大电厂库存燃煤可用天数高达25天。

    分析师表示:“虽然产量、进口量持续增加,但煤炭下游市场整体库存偏高,需求放缓,短期内采购力度难有大幅提升,市场运行仍将偏弱。而煤炭进口数量环比和同比均出现显著增加,抑制了下游消费企业对国内煤炭的需求。”

    从外围信息来看,波罗的海贸易海运交易所乾散货运价指数.BADI周三上涨,结束此前连续五日跌势,因大型海岬型船舶活动增多.波罗的海乾散货运价指数上涨7点,或0.62%,至1,137点.该指数衡量了铁矿石、水泥、谷物、煤炭和化肥等资源的运输费用.波罗的海海岬型船运价指数.BACI升19点至1,632点.运费上涨328美元,至8,921美元.这类船舶通常运输15万吨货物,如铁矿石和煤炭。

    成本坚挺,钢价下跌,5月份钢厂依然走不出微利或亏损的艰难处境。“钢厂将在市场需求和产能释放之间探索,决定是增产还是减产,钢价将围绕行业加工成本和铁矿石边际成本小幅震荡,短期内难以寻找到突破口。”

    下游需求方面——

    根据统计局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1—4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8.7%,增速比1—3月份回落4.8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同比增长21.2%,增速比1—3月份回落3.8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4.2%,1—3月份还为增长0.3%。

    总体来看,房地产市场的几个重要指标都表现出同比增速、环比增速一起下滑的态势,这意味着房地产市场对钢材(4093,22.00,0.54%的需求也会回落。同时,保障房的建设未能有效弥补商品房市场低迷给钢材市场带来的损失。虽然今年我们看到各地都有大量保障房进入建筑施工阶段,但工地的采购需求并不旺盛,这或许是因为地方在保障房建设方面依然存在资金紧张等问题,特别是房地产市场的萎靡直接导致许多地方财政吃紧,对于保障房建设力不从心。从钢贸市场情况看,4月份以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下游采购需求越来越萎靡,特别是华东地区即将步入梅雨季节,工地多是随用随买,并不愿意囤货,贸易商们为了尽早出货回笼资金竞相压价促销,导致市场价与钢企出厂价倒挂。

 此外,贸易商的困境已经传导至钢厂,钢厂降价可以说是钢铁行业对眼下销售困境的一种妥协。目前期货盘面价格已经接近钢厂成本线,若钢价跌破4000元/吨,则可以考虑适当减仓离场。

    4月份以来,国内螺纹钢价格出现大幅下跌。钢价如此大幅度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下游消费低迷和钢企产量不断扩大产生矛盾,钢铁行业无节制的增加供给最后必然压垮容量有限的消费市场。此外,欧债危机出现恶化也助推钢价下行。

    短期内下游需求难以出现明显改观,而在利润尚存的情况下,钢厂不会放弃生产,加之南方梅雨季节即将到来,5、6月份整个钢材市场都将以下调或弱势盘整为主。操作上,前期获利空单可以继续持有。从生产成本的角度考虑,目前期货盘面价格已经接近钢厂成本线,若钢价跌破4000元/吨,则可以考虑适当减仓离场。多头则应当耐心等待钢厂普遍减产或国家政策出现重大变化后再考虑入场。

    宏观经济方面——

    5月18日,央行决定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2012年央行第二次“降准”,将一次性释放约4200亿元资金。多位专家均认为,此次存准率下调释放流动性意图明显,对于银行业、小微企业以及地产业均是利好消息。原本对钢市而言是重大利好的刺激,却对当前低迷的钢市并未起到点滴效果,本周星期一上午钢市开盘,各类钢材价格有止跌企稳迹象,钢贸商主动降价意愿减弱;但时至午后,终端需求并未进场采购,现货市场难以扛住压力,纷纷掉头下调成交价;钢价跌幅更甚上周,部分市场跌幅甚至超过150元。

    对此,相关人士分析指出,当前钢材市场的终端需求降至年内低谷;成交量十分稀少;基本上对冲了存准率下调带来的利好,加上市场看到存准率下调的重大利好都无法刺激终端采购商和钢市中间贸易商的放量交易;更是对当前市场的绝望和对后期行情的信息散失;如此可以说是对原本就低迷的钢市信心更是雪上加霜;是钢价在重大利好下不增反跌的主因。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免责声明  |  法律声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  苏ICP备110579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