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岁末,一些经济数据依然不太理想。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经济还在下行,消费需求短时期内难以迅速好转,尤其是出口呈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因此,对于钢材市场前景,不能盲目乐观,相关企业还要准备应对“更紧的日子”。
一是由于欧债危机愈演愈烈,缺乏“救市”资金和具体可行方案,使得欧元区的风险不断增加。受其影响,市场需求萎缩,必将影响钢铁工业产能释放。今年以来,由欧债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断加重。联合国1日发布《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说,全球经济增长势头在2011年明显放缓,一些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再次衰退的风险正在加大,并将拖累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报告预测,2012年世界生产总值将增长2.6%,低于2011年2.8%的增长率,更低于2010年的4%。报告说,在联合国的基准预测方案中,世界生产总值在2012年将会增长2.6%,2013年增长3.2%,但这一预测的前提是欧洲能够有序地解决希腊等国的债务危机问题,将危机控制在少数几个国家,同时美国也能出台可行的中长期财政整合方案。由于2012年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钢铁生产和需求都将受到直接影响。
二是从国内经济形势看,我国经济增长率将继续回落。亚开行发表亚洲经济展望报告中表示,东亚新兴经济体动力仍然强劲,但该地区面临的风险较三个月前更为严峻。包括东盟、中国、香港、韩国和台湾等东亚新兴经济体,因多以外向出口型经济为主,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的恶化,将打击区内的贸易和金融业,令经济受严重影响,将东亚地区明年经济增长预测调低至7.2%,较9月预测的7.5%,下调0.3个百分点。其中中国增长预测,由9月的9.1%降至8.8%,香港则由4.7%降至4.0%。
三是钢材市场需求下降。2011年11月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环比回落1.4个百分点。本月PMI自2009年3月份以来首次回落到50%以内,显示出经济增速回落趋势仍将延续。从11个分项指数来看,同上月相比,只有产成品库存指数、进口指数上升,分别上升2.8和0.3个百分点;其余各指数均有所回落,其中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回落幅度较大,超过2个百分点,均回落到50%以内。新产品订单和购进价格指数回落,反映市场需求总体走低,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可能从成本提高转向订单不足,侧面反映出对钢材需求的后劲不足。分品种来分析,建筑钢材需求减少的预期非常明显,且北方钢材资源南下的压力也不容忽视。随着天气的变化,北方建筑钢材的需求大幅下降,这无疑会让北方资源大量南下。建筑钢材产品蕴藏着降价的风险。订单不足已经成为全国船舶业的普遍现象。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28日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份,全国承接新船订单量为2975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5.5%,其中,10月份新接订单量仅73万载重吨,再创今年年内新低。监测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份,新接订单量已经连续10个月低于造船完工量,这使得船舶企业手持订单量加速下降。10月底,全国手持船舶订单量为1.6539亿载重吨,比上年同期下降15.9%,比去年底下降15.6%。随着订单压力的不断加大,船舶制造业的用材量不会有太的改善。
起重机、挖掘机和压实机等机械生产,在近几个月产量增速持续回落或者负增长。汽车今年产量增速可能锁定在3%左右的估值下限,其增速只为去年的1/10。四季度后包括冰箱、空调在内的家电开始进入销售淡季,而整个家电生产也将进入低速期,对钢材需求不旺。
四是钢铁出口减少将影响国内市场供需关系。本来在这个经济低迷时期应该是扩大财政支出,大多数国家逆向操作,却纷纷政策紧缩。意大利新总理蒙蒂公布了3000亿欧元(合403亿美元)的财政紧缩方案,自己也决定放弃工资,希望与国民共赴时艰。在此之前,英国、西班牙等国家也在咬牙紧缩。美国虽然有美元,但也不改对“减赤”掉以轻民,QE3不敢再轻易推出。因此,紧缩带来的全球需求不足对我国的直接影响就是出口趋弱,考虑到在经济低迷时期往往高涨的贸易保护,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出口贸易比较难做文章。所以后期我国钢材产品出口将明显减少。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0月份我国出口钢材382万吨,环比减少39万吨,减幅为9.26%。出口减少进一步加大了国内市场的压力。
五是成本支撑点位出现下移。进入12月份,国内铁矿石、焦炭等冶炼材料行情继续下跌。港口现货矿价格继续下跌。目前63.5%印度粉矿为1030-1040元/吨,62%澳大利亚粉矿930-940元/吨,65%巴西粉矿1090-1100元/吨。港口铁矿石库存居高不下。截止11月末,我国主要港口铁矿石库存量为9733万吨,同比增加2571万吨,增幅为35.9%。在需求回落的情况下,近亿吨高价铁矿石港口库存对后期铁矿石市场变化将产生较大影响。铁矿石、焦炭等钢铁冶炼材料价格下跌,表明钢材成本支撑点位出现下移。
分析钢材市场,必须坚持“两点论”。一方面,不能盲目乐观;另一方面,对于钢材市场前景,尤其是中国的钢材市场前景,也不能够过于悲观,应当充满信心。从当前国内钢材市场运行来看,虽然钢材需求难以迅速好转,短时期内价格强劲上涨条件还不具备,但受粗钢产量水平的下降、主要产品社会库存的降低、货币资金面的略松等利好因素影响,其继续跌落空间已经越来越小。近期市场价格正处于震荡筑底阶段。
近期中国经济减速是不可避免,但仍处在平稳减速的范围内。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最近发表了重要讲话:确保经济复苏是压倒一切的任务,从中再次透露出经济任务转向了“保增长”和货币政策将进一步微调的信号。业内人士预测,未来五年潜在增速仍在9%左右。预测今年GDP增长9.3%,明年回落至8.7%。标普认为中国的政治和经济面较为强劲,同时也有很强的灵活性和不错的表现,中国“AA-”长期主权评级和“A-1+”的短期评级。可见国内宏观环境仍较为稳定。
货币政策拐点已至,这一现象将对后期钢材市场心态和资金面向好形成明显支撑。从11月25日起,人民银行对浙江省6家农村合作银行恢复执行16%的存款准备金率。11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自2008年12月25日,三年来央行首度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0月份以来,宏观调控部门在连续释放局部宽松信号之后,全面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可视为明年货币政策全面转向的一个明显信号,预示着货币政策拐点已经确立。
钢铁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减产,将有利于调整钢材市场供需关系。
面对钢材市场需求不旺、价格下跌,钢铁企业自10月份以来陆续采取了检修、减产等措施。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11月28日发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1月中旬重点统计会员企业粗钢日均产量为148.4万吨,预估全国粗钢日均产量为166.37万吨,均较11月上旬基本持平。粗钢日产水平大幅回落,将有效缓解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
社会库存继续处于降低趋势,有利于钢材市场稳定。据统计,12月初全国26个主要市场螺纹钢和线材库存分别为483.61万吨和90.48万吨,较上月减少55.16万吨和8.85万吨,同比减少62.15万吨和8.58万吨;热卷库存428.08库存,较上月减少21.12万吨,同比减少64.74万吨;冷板库存149.77万吨,较上月减少3.57万吨,同比减少4.24万吨;中厚板库存142.97万吨,较上月减少2.88万吨,同比减少9.92万吨。社会钢材库存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有利于国内钢材市场价格稳定。
钢铁企业大面积亏损,钢材价格已背离价值。8月份以来,随着钢材价格的不断下跌,钢铁企业的盈利水平持续下降,10月份,全行业盈利处于历史最低水平,77家大中型钢铁企业产品销售利润率仅为0.47%;实现利润13.75亿元,比9月份下降82.6%。钢铁行业已步入年内最为严峻的时刻。10月份,77家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712.8亿元,环比下降3.48亿元;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900.6亿元,环比下降7.13%;实现利润13.75亿元,环比下降65.2亿元,降幅82.59%。其中,500万吨以上的企业共实现利润15.28亿元,环比下降52.92亿元,降幅77.6%。值得注意的是,钢铁行业亏损面也在不断扩大。9月份77家大中型钢铁企业中有9家亏损,10月份增至25家亏损,亏损面扩大至32.5%;25家企业亏损额为21.25亿元。说明目前的钢材价格水平已不能正确反映产品的实际价值,价格严重背离价值的局面不可能长期存在。
另外,如果我们将眼光放得更广阔一些,跳出钢材范围,就可以看到,现阶段几乎所有的市场,无论是股票市场、期货市场;也无论是金属、石油、农林产品等大宗商品,亦改变了前期销售持续跌落局面,出现了程度不同的止跌趋稳,也就是说,大部分商品市场都开始了震荡筑底,所以钢材市场也处于这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