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受经济环境影响,大多数钢厂销售压力增大。为了摆脱亏损困境,不少钢厂在多元经营旗帜下,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其中,兴办钢铁物流园区、到各地建立销售门店、提高直供比例等等举措,引起了中间环节的关注并伴生恐慌。业内外人士普遍担心:钢厂这种做法,将侵占中间环节的利润。如此一来,原本生意难做的钢铁流通企业将是雪上加霜,难以为继。特别是在最近一段时间里,有几家颇有影响的钢贸企业在市场“失踪”后,仿佛更是印证了这样的说法。对此,笔者则不以为然:搞活经营是任何企业的生存之道。把生产出来的钢材产品尽快销售出去,是钢厂销售部门应该担当的职责。因此,钢厂通常都会在经营困难时,改变传统经营方式,创新销售模式,确保企业生产正常周转并获得应有的赢利水平。从这一视角看,完全应该理解钢厂在不同时间、空间里,围绕服务生产而推出创新销售的各类销售举措。
钢厂在推出种种销售新举措后,会不会影响中间环节的利润呢?在笔者看来:按目前我国现有的物流环境、格局、条件、设施,几乎没有太大的影响。钢厂销售举措的推出,只是对中间环节的业务进行了细分,把销售工作中自己能做的事做精做专,决不可能出现越俎代庖的现象,把钢铁流通环节的各行各业“赶尽杀绝”的。如果非要谈影响的话,也只能说影响不大,且影响是有局限的。
提高直供比例也难改“大流通”格局
直供是钢厂销售部门最为传统的销售模式之一。钢厂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不断提高直供的比例;在没有条件或条件欠缺的情况下,也可创造条件完善直供体系。但是,钢材规格品种五花八门,不是所有钢材都能满足直供要求的。直供比例超过50%的钢厂在我国不是没有,只是极个别的。如宝钢直供比例从前几年的70%提高到如今的80%,其直供的品种都是被誉为高附加值产品的汽车板、家用电器彩涂板、船板和众多合金钢等,这些品种在市场流通中本来就不占主导地位,且对直供用料单位有一定的要求。对于大多数用钢终端企业来说,达不到一定的批量或定时定点等要求,是成不了钢厂直供点的。特别是在生产上急需用料时,靠钢厂直供更是鞭长莫及,还得到当地钢贸商那里去“搬”货。所以,即便众多钢厂都在千方百计努力增加直供比例,但也很难达到或超越50%这一比例。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钢厂直供比例仅为40%左右。如我国年产钢量以7亿吨计,则市场钢材流通量达到4亿多吨,如果再乘上一个系数的话,围绕钢铁发生的物流量或将达到20多亿吨。这么庞大的量,作为产业链中间环节的钢铁流通企业,应该还是有生存发展机会的。再有,我国钢铁产业链上的上下游两端都存在着“不集中”的问题,处于中间环节的钢贸企业更是不可能集中起来。在小、散、乱业态没有发生本质变化之前,初级市场经济阶段仍将延续下去,这也会给中间环节留出较多的商机,只要把企业经营的品种做精、做深、做专了,钢铁流通环节的生意是不可能做不下去的。
建立销售点也是“故技重施”
钢厂在各地建立销售点,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前几年,笔者在一个钢贸商会工作期间,曾得到一份各地钢厂驻沪营销窗口的名单。据不完全统计有24家。以后,又听说陆续增加了数家。这说明,钢厂到各地建立销售点并不是近年来特有的创新销售模式,更不是为了挤占中间环节而设置的,而只是围绕服务生产、落实企业营销计划而实施的传统销售方法之一。
在钢厂驻各地销售点的实际运作过程中,除原有直供体系外,真正用钢终端企业上门采购的量在整个销售总量占比很小,大多数还是在与当地钢贸商做生意。在2008年行情低谷之时,当时笔者仍在商会工作,曾接待过数位钢厂来沪推销钢材的业务人员,还应个别钢厂驻沪销售点之邀,组织钢贸商召开座谈会,创造机会让钢厂代表推荐应对低谷行情的优惠政策,与会人员几乎是清一色的钢贸商。可以这么说,召开这样的座谈会,无疑给钢贸企业开辟了一条新的进货渠道。如对优惠政策不满,完全可以置之不理,毫发无损。钢厂在各地开设的销售点,在经营上肯定会因行情的变化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但很难改变主要和钢贸商打交道的格局,这也会给钢贸商留出机会转手获得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