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政府在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2012年的经济增长目标下调至7.5%,但在4月份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GDP同比增速降至8.1%之后,已经连续多个季度下滑的经济增长趋势依然引起关注。
进入5月份以来,相继公布的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进出口和发电量等各项经济指标增速均不理想,其中1-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2%,创下2009年以来新低,而4月份日均发电量同比仅增长0.7%,更是微乎其微。
如今的中国经济不追求高速度,但仍然需要比较稳定的增速,以增加就业、改善民生、壮大国力。而考虑到经济运行的巨大惯性,以及严峻的世界经济环境,尽早为中国经济“筑底”非常必要。 要为中国经济“筑底”,稳增长的政策选择是关键。其中,货币政策无疑是最受各界关注的。经济增速的回升、需求的稳定,与货币政策力度的把握有密切关系。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坚持稳健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更加注重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另外,中国人民银行本月12日宣布,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年内第二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透露出当前货币政策在实际操作中的新动向。
在扩大内需方面,国务院常务会议一方面提出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抓紧落实扩大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实施范围;另一方面又部署推进“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按期实施,鼓励民间投资参与铁路、市政、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建设。
与此呼应的是,近期,铁道部、卫生部出台了鼓励民间投资的细则。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方面负责人透露,目前,相关部门正在抓紧开展工作,5、6月份将陆续制定出台一批实施细则。另外,有的部门取得阶段性进展。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等已起草完成实施细则初 稿,并正在征求有关部门意见。“证监会、国资委的实施细则正在履行报批程序。电力、石油天然气领域的实施细则制定工作也正在抓紧进行。
虽然政策面对经济的刺激作用还需要时间才能体现,但是在一些政策气氛方面,已经表现出国家“稳增长”的决心和力度,在产业政策方面,应注重“两头”,一是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二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观察人士表示,在4月份多项宏观经济数据低于预期的情况下,不排除二季度国家加大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审批力度,以此实现全年“稳增长”的预期目标。
资金面:从定向宽松逐步将过渡到适度宽松
当前,宏观决策面临着两难:一方面通货膨胀持续居高不下,另一方面经济增速将加速回落。短期目标是防通胀还是保增长?这是当前货币政策的主要矛盾。对以数量目标为主的央行而言,需求疲软下,货币信贷无法扩张将是其主要难题。推动银行间资金面十分宽松,是央行“强货币”的第一步。从更广泛的资金价格来说,央行还将通过降息,降低当前相对较高的贷款成本,同时也通过间接渠道降低债券、信托等其他融资成本,从而实现社会整体资金成本的下降,最终缓解对贷款需求的抑制因素。预计三季度将会有两次降息。
对于货币政策,新一轮促进家电消费的财政补贴政策实施在即,此次国务院又强调了稳定投资的一系列政策,当财政政策在促进消费和投资上再度发力时,需要货币政策从中配合从市场中释放流动性,加大预调微调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