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转型的大潮中,钢贸行业正在悄然变化,“三层格局”已见雏形,这说明了什么?它折射出的深层次问题,引起业界人士的关注。
所谓钢贸业的“三层格局”,即:最底层,单一经营钢材的贸易企业;中间层,注重产业链延伸,融钢材贸易、配送加工、物流于一体的钢贸企业:最高层,投身金融业,利用融资工具,进行资源重新配置的钢贸企业。伴随这“三层格局”的出现,在钢贸圈子里还流行一句顺口溜:一流企业搞融资,二流企业搞加工,三流企业卖钢材。
钢贸业中这“三层格局”正是近年来钢贸企业在转型中逐渐形成的,目前正在继续延伸,而且三个层次的结构在不断变化,进入“高层”的融资业的钢贸企业呈现增多趋势,且是一批较大规模的钢贸企业。据调查显示,上海工商联钢铁贸易商会30多位副会长级别以上的钢贸公司,几乎100%的企业都涉猎资本运作,形式多种多样,涉及参股金融机构、成立担保公司、创办期货公司甚至入股上市公司等等,而股权投资(PE)则几乎是其中最高端的方式。
与最高层的钢贸企业阵容不断扩大形成明显反差的是中间层、最底层的阵容在缩小,出现萎缩之势。有的钢贸企业将自己的加工配送中心关闭,有的钢贸企业撤回投资主办钢材市场和钢铁物流园的资金,还有一些钢贸商干脆不再经营钢材,转向其它行业。更多的钢贸商正在观望,考虑另谋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