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钢铁流通业态悄然变革

   2012-05-30 铁艺大全陶先生5620

             在上海钢材集散地的宝山“钢领”,有一家专门从事热轧板贸易的钢贸企业总经理在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营钢材的最佳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不是做钢材生意的年份了,去年辛辛苦苦忙活了一年,不仅没有赚到一分钱,还亏损几十万,今年公司员工减少一半多,采取的“零库存”经营模式,有了上家,锁定价钱,在市场上搬货,赚点差价。如果今年仍不景气,明年考虑转行,不再买卖钢材了。据悉,像这样的钢贸企业不算少,“裁人员,降薪水,减开支,缩规模”的现象在钢贸行业中已成为一个趋势。

 “三层格局”的形成,其结构在继续变化,这说明了什么,将对未来的钢贸行业将产生什么影响,这是当前业界人士所关注的热点。

  钢贸商中之所以出现“三层格局”,正是钢贸业进入微利时代的体现,钢材生意的高利时代结束了。货难卖,钱难赚,路难走,如今钢贸商越来越感到钢材生意难,步履艰难。确实,在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环境下,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钢贸企业面临生存危机的严峻形势,因而纷纷试图转型,谋求出路。

  哪里赚钱奔向哪里。在转型热潮中,不少钢贸企业选择了金融业,搞融资,做担保,昔日的钢贸老板,摇身一变成为今天的“金融家”,身价扶摇直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上海地区有大大小小的担保公司100多家,其中不少是钢贸商投资的。在上海市2011年审批通过、重新注册的融资担保公司中,很多都是“闽”字号。而2009年末,上海专业的钢材贸易融资担保机构还只有20家,担保资金约20多亿元。
 

 “三层格局”中,最高层次的投身金融业的钢贸企业越来越多,正是因为其能赚钱。据上海一家钢材交易市场董事长介绍说:“钢贸企业拿到钱后,说好听点是资本运作,其实也是会做高利贷等其他用途,但这是有市场需求的,只要不超出法律的边界。”在法律许可的状况下,高利贷的利息已达到5分~6分。银行只要确保资金安全,其他也不过多干涉。

   钢贸企业搞融资的基本“路径”,以钢材或钢材市场做质押,取得银行贷款,再拿银行贷款做短贷,做拆借,高利贷。只要银行的授信下来,哪怕这个钢材市场实际上没有任何钢材交易,也会有大量的钢贸商进入。因为钢贸商们大都图的是“共享”银行贷款。大量的钢贸商入驻使担保公司能够收到更多的管理费、担保费等。而且,以钢材市场为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拿了钱以后还可以再到其他的地方建市场,如此利滚利,赚大钱。据统计,目前福建籍钢贸商在全国建立了150多家钢材市场。这些钢材市场正是钢贸企业的融资工具。据上海银监局统计,截至2011年6月末,上海钢贸企业在银行的贷款余额达到1515.41亿元,比2010年末增长29.05%。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免责声明  |  法律声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