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项目获批同时而来的,将是产能压缩置换和珠三角钢铁市场格局的重新洗牌。
虽然也有业内人士视两广钢铁项目获批为“松绑”的信号,但按照国家发改委透露的信息,这些都是既定产业政策规划内的举措而已。
那么,面对从2012年一季度开始,中国钢铁业出现的10年以来首次全行业亏损的现实,面对市场低迷与产能过剩的双面夹击,作为钢铁第一大省的河北,该如何解读中国钢铁产业调整转型的新讯号,研判未来市场的长远走向和产业调整新态势,并采取正确的应对之措?
布局调整:催动钢企加快向沿海转移
国家发改委批复的两广项目,一个建设地点为广东省湛江市东海岛,一个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企沙工业园。两地的港口码头目前分别可以停泊20万吨级和25万吨级货船。
6月1日,解读两广项目所透露出的政策信息,河北冶金行业协会副会长宋继军提醒记者要注意,新项目获批的背后,是按照国家产业政策所进行的产业布局调整。
据介绍,长期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布局总体上呈现“北重南轻”的特点,其中东南沿海经济发展迅速,钢材需求量大,却长期供给不足。相反,包括河北在内的环渤海地区钢铁产能近4亿吨,50%以上产品外销。
2011年10月印发的《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就产业布局提出了发展目标,就是要使产能过剩地区的盲目扩张得到抑制,建成湛江、防城港钢铁精品基地,从根本上解决“北钢南运”问题。
钢铁产业转向东南沿海布局,不仅考虑该区域的市场所需,专家指出,中国60%的铁矿石需从海外进口,依港建厂,从而使新项目具备物流成本优势,也是钢铁产业布局沿海的另一层考虑。此前,首钢搬迁我省曹妃甸也含有此因素。因此,国家发改委多次强调要使两广项目充分“发挥沿海优势”,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能源配置。
5月25日,国家发改委官网披露共核准了广西防城港、广东湛江、首钢迁钢三大钢铁项目,其中两广项目的铁、钢、材的建设规模均在850万吨以上,两项目总投资超过13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