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陶瓷市场现状置于行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审视,便会发现事实绝非遭遇“寒冬”那么简单。尽管诸多企业正在经历砍树过冬的痛苦,一些新型企业却方兴未艾。这些企业包括原本并不强势的配套服务型企业、产品设计公司,以及像“集成建材公司”这样的新生环节。
实际上,行业转型升级也正是一个产业链重构的过程。在这个进程中,一些陈旧的运营模式被淘汰,同时诞生一些新生环节。调查发现,这些新环节或者立足服务,或者立足资源整合,在破开行业新局面的同时也赢得自身的迅速发展。而“寒冬”,似乎从未光顾过这些领域。
这也提醒我们,就陶企而论陶企的方法太过狭隘,须把视野扩展到陶企上下游乃至周边行业,去考察整个产业链的重构真相,从而对当下的发展状况做出一个更具宏观视野的解释。陶瓷产业链重构过程中,陶机设备也被细化为更多的环节,从而实现更为细化的分工与更具整体感的平台化操作。
集成建材公司初露端倪
“搞定。”
2012年7月29日午,曾岩更新一条只有两个字的微博。随即网上订购了一张返回佛山总部的车票。
曾岩看起来只有三十出头的样子,意气风发,却已是行业中摸爬滚打十几年的陶瓷老兵。前不久跳槽,新公司不做陶瓷,不做化工,也不做机械设备,而是一家号称“集成建材”的新型企业。
何为集成建材公司?
据曾岩解释,该公司提供货源,却不是陶瓷厂;有渠道攻关团队,又不是经销商,业务链向上涉及到产品研发,向下涉及到家装设计及房产项目招标,更有意思的是其不仅做陶瓷,还把卫浴产品也纳入自己的市场版图。
“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人脉。”曾岩解释道,“凭借这个优势,其它陶瓷厂处理压货爆仓的尴尬局面时,我们甚至还在等米下锅。”
该集成建材公司究竟系何方神圣?
原来,该公司背后的几个大股东,产业涉及到房地产、陶瓷厂等多个项目。股东们组建公司之前便有稳定的合作关系,这种由陶瓷企业直接到房地产公司的扁平式销售,提高了陶瓷厂的产品消化力,也使房地产公司享受了极低价位。鉴于此,股东们有意扩大这种扁平式合作关系,于是一个新的“集成建材公司”便诞生了。
“十几年做下来,在这个行业里积累下的人脉决定了我会继续做下去,也是我进入这个新公司的资本。”曾岩说道。公司本身即有房地产商参股,其在终端渠道方面可谓得天独厚。随着业务的开拓,反而在整个行业遇冷的情况下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所以我觉得最痛苦的事情,就是本该到手的钱却眼睁睁看着赚不到。”曾岩开玩笑说。
前阵子的出差,是为了寻找质量比较好的瓷砖供应伙伴。
在经过对陶企及其产品的深度调研之后,曾岩总算敲定了一家瓷砖供应合作伙伴。用他自己的话说,现在钱不愁赚,最大的问题是如何以低价位与高质量确保公司的信誉,公司的优势即是人脉,如果信誉方面出现问题,优势立刻变成硬伤,不仅公司本身会被“打回原形”,甚至还会波及股东原来的产业。
集成建材公司本身即是服务型企业,可谓陶瓷产业链重构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新环节。此类公司的赢利能力取决于服务的质量,这服务包括供货的稳定性、产品的质量问题以及价格优势等方面。其主要攻关渠道则是工程项目,一个项目下来,短则几个月,长的甚至要数年,在如此漫长的合作周期之内,供货方任何一点小问题都可能迅速扭转原本的合作态势,无论集成建材公司还是房地产公司,其损失都是无法想象的。
集成建材公司在产业链中所扮演的角色与经销商极为类似,区别是前者更专注于工程项目的大客户攻关。利用手中的上下游产业链资源,集成建材公司可以有力地压缩供货价格,从而迅速形成终端竞争力。另一方面,集成建材公司还把触角深至产品的研发阶段,甚至可以为下游的大客户提供定制化的产品花色设计,这更是传统经销商无法想象的。
作为陶瓷产业链上新兴的一个环节,集成建材公司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其优异的资源整合能力。以产品及人脉资源整合为立足点,提供疏通整个产业的流通渠道。作为一个新兴的服务型环节,集成建材或能在不远的将来,为终端经销商的转型升级提供启示。
配套企业崛起
行业转型,不仅是企业的优胜劣汰,最终还会实现产业链的重构,一些落后的环节被更具竞争力的新环节所代替,而专注于这些环节的企业,也在产业链重构的过程中消亡或者崛起。
目前的行业态势,服务型环节的企业显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产能的饱和必定促使服务的优化,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迅即表现为陶瓷产业在服务层面的优化。不仅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集成建材公司如此,一些配套服务企业也趁此“东风”迅速扩大了影响力。
由于瓷砖终究是“半成品”,铺贴效果的好坏自然也决定了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而瓷砖最终的铺贴效果,不仅与瓷砖产品本身有关,更与配套服务、施工情况密切相关。
集束达铺贴辅料在今年的迅猛发展,正是适应了行业对配套服务、施工情况升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