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显示,曹妃甸港煤码头二期工程近期将逐步投入使用,新增的5000万吨装船能力将有助于提高煤炭行业的供应能力,同时也将分担大秦线整体的运量,其他港口的煤炭调入量也将相应减少。
但上述情况并不表示煤炭生产销售出现好转,煤炭产业链的“去库存化”进程仍“任重而道远”。一家煤炭企业人士坦言,公司往秦皇岛等港口发煤的情况并不好,销售并不乐观。最新公布的多项经济数据显示,当前国内经济仍在底部徘徊,业内人士认为,考虑到宏观经济运行的惯性与政策时滞性,扩张性政策短期内难以见效,因此煤炭市场仍不完全具备好转的基础条件。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经济增速的转换期,从高速增长阶段转换到中高速增长阶段,转换期需要一定时间。煤炭需求进入相对剧烈阶段,规模需求在一定时期内还将存在,预计"十三五"之后,煤炭的需求将明显回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兼职教授赵庆明说,经济结构调整不会一蹴而就,而是一个痛苦而长期的过程。
企业遭遇“寒冬”
供需失衡叠加转型阵痛
虽然是酷暑时节,但中国证券报记者到产棉区和棉纺织企业采访时,却感受到棉纺产业链条上发出的阵阵“寒意”。
被称为“中国棉花之都”的滨州,其棉纱出口量曾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一。中国证券报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当地很多纺织厂已经人去楼空。位于山东省武城县的某纺织有限公司已关门停工,该公司只有1万纱锭,一位留守的工作人员说,“现在很多纺织企业的生产量都调到很低水平,市场非常不好。”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山东省郓城、高密、夏津等地,聚集了几百家中小型棉纺企业。
“由于整个棉纺行业不景气,大部分中小棉纺企业限产,一部分已经停产。”德州市棉花协会秘书长马俊凯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说,很多年生产量在10万—50万纱锭的中大型棉纺企业,如今普遍开工不足,导致棉纺织行业集体进入“冬眠”。
如果把港口比作口腔,港口不断地进食,具有胃部功能的仓库严重“积食”。而下游的棉纺企业消化吸收偏弱,因此导致目前棉纺行业系统出现紊乱、消化不良的病症。
纺织行业的低迷,其实从去年已开始显现。中国海关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纺织品累计出口94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上升22.9%,但增速下滑6.5个百分点。山东省今年1-6月份累计出口91亿美元,同比下降4.2%。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与2009年初32000元/吨的棉花价格高位相比,如今的价格可以说是平价。马俊凯说,今年全世界棉花种植面积大、产量大,供过于求,再加上经济不景气,棉花消费减少,使得国际棉花价格大幅下降。与东南亚国家相比,中国棉花没有丝毫的成本优势。
近期国内棉价走低,没能让纺织企业从中获益,且打击部分棉农的植棉积极性。周吉所在的村庄,多是盐碱地,水量小,不适宜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如果不是土壤限制,农民肯定都已经弃棉种粮。”周吉说,“最近听说棉花又在降价,每斤3块2毛钱,2010年棉花价格最高时曾达到7块钱一斤,现在种棉花挣不到钱。”其实,山东省的棉花种植面积一直在下降。马俊凯介绍,德州2012年度棉花种植面积为130万亩,比去年下降20%,而整个山东省则下降15%。
日前,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发布《2011棉花年度纺织企业生存状况调查报告》,调查发现,当前纺织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受访企业选择比重最高的三项依次是:“行业产能过剩,价格竞争激烈”、“价格下跌,库存贬值风险加大”、“国内外订单减少,市场开拓难度加大”。此外,“人工成本快速上升”也是长期存在的因素。该调查显示,棉纺企业普遍对未来预期偏向谨慎,65.5%的受访企业预期纺织行业“继续缓慢下行”。
铁矿石贸易的低迷,让很多航运企业的经营状况雪上加霜。办理船舶有关营运业务的船代公司,今年效益很惨淡,2011年年初青岛取得资质的船代企业还有131家,而到今年年初只有106家取得资质。很多原本从事铁矿石生意的公司,正在寻求转型或者干脆转行。
分析师表示,目前钢铁行业的局面是前些年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钢铁行业的黄金发展期已经过去。这一行业正陷入需求下滑导致产能过剩,原材料、人工等成本居高不下,上下游两头挤压的困局之中,预计这种状况不是暂时的。“虽然全行业不至于长期陷入亏损,但困局在短期内仍难以改变,将可能持续3-5年。”近年来,大规模扩张、财务负担较重、资金链断裂风险较大的钢铁企业将可能倒闭。
专家认为,压港其实只是表面现象,铁矿石、棉花等压港背后折射出上下游产业的生存现状,行业积弊、粗放式投资,才真正值得引起关注。煤炭、钢铁行业的“艰难”,反映出中国经济转型之痛。
业内人士认为,曾经遭疯抢的煤炭如今少人问津,其背后原因是煤价与电价定价机制长期紊乱,以及电力体制改革的“坚冰难破”。钢铁行业处于“极度深寒”中,钢厂仍在扩大产能,这种乱象的形成,既有历史原因造成的行业粗放式生长,也有市场调节机制失灵,从而对行业生存进行恶性反噬。
对于一些行业而言,随着经济结构调整而转型或是唯一出路。有专家称,目前我国钢铁产量占全球的46%,但在铁矿石上没有定价话语权。因此,未来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企业层面,都要在资源上下大力气,做好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包括加强国内国际的资源整合。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认为,在这轮经济下滑的过程中,不应再度重复2009-2010年的行政计划式的刺激。面临经济放缓的困难,其实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向更加市场化模式转型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