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钢铁行业供大于求状况加剧

   2012-09-03 铁艺资讯大全王小姐4930
  今年以来,种种因素导致国内钢铁市场陷入长期低迷的形势,市场价格难见起色、钢厂库存压力与日俱增。为了抢占市场、消化库存,各大钢厂之间的价格和政策比拼愈演愈烈,东北钢贸企业纷纷采取加大返利、加大补差、免承兑贴息,甚至保价销售、赊销等一系列“断臂求生”的促销手段求得生存。目前,东北钢铁行业运行状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在新一轮的行业危机、圈地运动下,未来东北钢铁工业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
  
  东北钢铁行业供大于求状况加剧
  
  钢材产量不断膨胀,2007年——2011年,5年时间增长近40%。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7年东北地区钢材产量为5382万吨,截至2011年末,东北地区的产量已增长至7405万吨,增长了2000万吨左右。尤其是2009年之后,随着金融危机第一轮冲击的逐步淡化,各钢厂开始逐步复产、扩产,仅2010年,东北地区钢材产量就增加了近1800万吨,2011年产量继续小幅攀高。
  
  钢材消费情况增长缓慢,区域性供大于求情况加剧。据调研情况分析,东北地区2007年钢材消费量为1840万吨左右,2011年钢材消费量为2998万吨,增长了1158万吨。从钢材供给过剩情况看,2007年钢材过剩量为3542万吨,2011年过剩量为4407万吨。从整体来看,东北地区近5年钢材供给的过剩情况逐步加剧。
  
  钢材价格情况变化剧烈,变化幅度及变化比例均创历史纪录。跟踪市场价格变化不难发现,东北地区钢材市场价格从2007年至今的走势主要分成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7年初至2008年6月——7月份,东北地区钢材价格一路高歌猛进,其间建材、板材从2007年初的3000元/吨、3800元/吨,一路涨至6000元/吨、6080元/吨,涨幅达到了2300元/吨——3000元/吨。第二阶段为2008年8月份——2008年12月份,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东北地区钢价不断下滑,其间建材、板材从5600元/吨——6080元/吨快速下跌至2930元/吨——3360元/吨,价格缩水一半。第三阶段为2008年12月份——2011年8月份,随着金融危机第一波冲击逐步淡化,东北建材、板材价格逐步复苏至4780元/吨——5020元/吨。第四阶段为2011年8月份至今,由于国际经济形势不断恶化,欧债危机加速蔓延,钢材市场价格再次陷入波动向下调整行情。截至2012年8月中旬,建筑钢材、板材价格分别跌至3540元/吨——3640元/吨,目前仍处于持续下跌通道。
  
  东北钢铁行业存在四大问题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东北钢铁行业目前的危机,从根本上讲是市场经济发展、国际经济危机周期性波动产生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钢铁工业长期以来粗放经营发展方式产生的必然结果,更是目前东北几十家钢铁企业进行同质化竞争,反复淘汰落后产能、又反复扩大产能的必然结果。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区域钢铁业发展缺乏长远规划和战略性思考。2011年,东北钢材产量达到7405万吨,消费量仅为2998万吨,这说明东北地区半数以上的产量都需要依靠外部市场消化,且此部分资源大多数都属于普通钢材,而非高端稀缺品种。大量钢材的外流带来的物流成本、资源损耗、人力投入等都成为不可测算的损失。
  
  二是地区产业集中度低,导致市场秩序混乱,业内恶意竞争时有发生。东北地区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仍然偏低。到2011年,东北地区产量排名前9位的大型钢铁企业(鞍钢、本钢、通钢、凌钢、新抚钢、西林钢、营口中板、四平现代、东北特钢)分属于7个钢铁集团(鞍本钢铁集团、首钢集团、港中旅集团、建龙集团、西钢集团、五矿集团、东北特钢集团),而各大集团之间沟通依然较少,竞争依旧激烈。
  
  三是专业分工程度不高,导致成本规模效应得不到发挥。目前,东北地区钢铁企业大部分都属于单一品种产量较大、各种类产品都生产、但没有拳头产品的情况。据了解,东北9大钢厂62%的产量都集中在建筑钢材和热轧卷板这两种产品上。这就导致钢企在日常销售中部分品种区域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渠道战比比皆是,挤压了钢企的经营利润,也影响了钢企销售渠道的稳定。与此同时,一些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钢材品种在东北地区依然生产能力不足,有的还不能生产。这部分产品的市场或是依靠进口,或是依靠国内其他区域供给。
  
  四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钢铁生产与消费能力不匹配,造成物流资源浪费。2011年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东北三省之间的钢材需求虽有相同之处,但也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特点。例如,各省的经济结构及支柱产业不尽相同:吉林省因为有一汽集团,对于汽车用钢的需求明显高于黑龙江、辽宁两省;黑龙江省在大庆油田、哈尔滨锅炉等领头企业的带领下,其管材、板材需求量相对较大,占该省钢材总需求量的14%左右;辽宁省加工业及制造业相对发达,其对于板材的需求量达到该省钢材总需求量的23%左右。而从供给看,吉林省一汽集团的汽车用钢基本都依赖外省供给,黑龙江省、辽宁省支柱产业的资源供给自给率也相对不高。区域钢铁发展和布局的不均衡,使钢铁企业在丢失本区域物流优势的同时,不得不参与到区域外的市场竞争,承担巨额的物流成本。
  
  东北钢铁行业后期发展三大方向
  
  针对东北钢铁行业存在的发展不平衡、结构性矛盾突出、资源配置不合理等诸多问题,业内人士指出,未来一段时间内,东北钢铁行业应围绕《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加速从低端钢铁制造基地到高端钢铁技术基地的转变。
  
  第一,坚定不移地推进淘汰落后产能,控制新增产能,加快行业去产能化结构调整进程。据统计,东北地区仍有400立方米以下高炉19座,30吨以下转炉、电炉20座。如能快速淘汰此部分产能,将大大缓解市场供求压力。新投入的先进装备在提高开工率的同时,也能够明显降低能耗、提高生产率。
  
  第二,进一步加快区域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步伐,提高产业集中度。当前,钢铁行业的重新洗牌已经拉开序幕,正是加快行业兼并重组的良机。通过兼并重组,搞好区域钢铁工业布局,实现资源合理配置,逐步形成以大批量、专业化为内涵的集约化生产方式。如果东北地区能形成1个——2个钢铁产业集团,将有利于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提高生产率等。
  
  第三,加强技术改造以提升整体产品层次,提高国产自给率及国内、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目前,东北地区出口及国内流通的钢材总量虽然很大,但是仍旧以普碳中低端板材、长材为主,附加值非常低,而高端品种由于质量无法与蒂森克虏伯、安赛乐米塔尔、新日铁、宝钢等企业的产品相媲美,出口及内销都非常困难。另外,高端钢材大多仍需要进口,须尽快提升产品档次,实现区域内钢材的完全自给。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免责声明  |  法律声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  苏ICP备110579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