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补空白助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
特殊钢作为制造业用钢最主要的钢类,关键材料的顺利开发、形成产业化将对航天航空、轨道交通、海洋工程、环保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形成利好,将成为高端制造业强有力的支撑。
《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装备规划》)中明确指出,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和核心关键部件受制于人,造成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我的钢铁网”特钢事业部主编陈旭阳表示,关键材料依赖进口,存在供货周期长、沟通不及时、高成本等问题,供应链存在不稳定性,不利于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装备规划》提出目标,至2015年,高端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超过6万亿元,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占比提高到15%;到2020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销售收入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占比提高到25%。
“目前,我国特殊钢产量仅占钢铁产量的5%。特殊钢的产量对先进装备制造业支撑在数量上保障力并不足;而特殊钢的质量稳定性、性能特殊性需求保障力更不足。”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认为,《规划》的印发对于高端装备制造业绝对是一个利好因素,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用特殊钢、重大装备用轴承钢、超低铁损高硅电工钢、核电装备用特殊钢、工程机械用耐磨钢、先进工模具钢、高性能高温合金等7大特殊材料的开发。以上关键材料的国有化,有助于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长远发展。
《规划》还提出“十二五”期间目标,特殊钢占钢产量的比例由现有的约5%提高到10%左右;特殊钢行业新增年产值达到5000亿元以上;特殊钢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比例由现有的15%以下提高到30%以上;培育10家年产值超过100亿元的特殊钢生产加工企业。
陈旭阳表示,“姑且我们暂时不讲装备制造业所用钢材品种的升级问题,就关键材料供应的稳定性、成本上都是很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