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澳大利亚的钢产量已经下降了超过30%。此外,澳元升值和从国外进口的低成本产品,极大地损害了澳大利亚钢铁产品的出口市场。同时,澳大利亚钢铁业也受到了国内建筑和工程行业低迷形势的冲击,使澳大利亚钢铁公司在当地市场上遇到了困难。博思格钢铁公司和Arrium公司(前身为一钢公司,one steel)日前都宣布了不甚理想的2011/12财年(截至今年6月30日的前12个月)业绩。在不利的国际和国内市场形势下,澳大利亚钢铁业该何去何从?
博思格2011/12财年亏损10亿澳元
澳大利亚最大的钢铁生产商博思格钢铁公司日前公布了其2011/12财年的业绩,该公司全财年净亏损10.4亿澳元,而在上一财年,该公司净亏损10.5亿澳元。2011/12财年,由于原材料成本上升,该公司的基础性净亏损在2010/11财年1.27亿美元的基础上扩大了87%,达2.38亿澳元。
2011/12财年与2010/11财年相比,由于销售量较少,钢材价格也较低,博思格钢铁公司的销售收入减少了6%,从89.7亿澳元减少至84.5亿澳元。2011/12财年,该公司总计生产了474万吨粗钢,比上一财年下降了30%。
博思格钢铁公司表示,在过去的两年里,澳大利亚国内建筑和建设行业的需求一直平稳,但在过去的6个月里有所下降,原因是银行信贷对商业地产开发的限制。
博思格钢铁公司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Paul O’Malley表示,国内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到北亚地区钢铁企业对澳大利亚出口钢材强度的影响。
面对疲软的市场、较高的原材料价格和持续偏高的货币汇率(导致出口价格更高),博思格钢铁公司去年退出了出口市场,并且大量裁员和削减了一半的炼钢能力。
Arrium公司2011/12财年净利润下降75%
澳大利亚矿产和钢铁企业Arrium公司日前宣布,公司2011/12财年的净利润为5800万澳元,与上一财年的2.3亿澳元相比下滑了75%。2011/12财年,Arrium公司的基础性净利润为1.95亿澳元,而上一财年为2.35亿澳元。
Arrium公司曾于今年早些时候将公司名称由“一钢公司”更换为现在的名称,反映出公司向全球多元化矿产和材料业务的转化,旨在吸引更多的投资。
Arrium公司的矿业经营部在全财年共出售了630万吨铁矿石,为总收入贡献了3.03亿澳元。但是,钢铁和资源回收部门的息税折旧和摊销前利润(EBITDA)为亏损1900万澳元。
Arrium公司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Geoff Plummer预计,钢铁业充满挑战的情况将持续。他说:“钢铁和资源回收部门的外部环境将依然困难,包括澳大利亚国内和国际钢铁市场将在下半年持续疲软态势,澳元升值、市场疲软和多雨天气将使这些业务产生极低的利润。”
当前困境由多种因素造成
博思格钢铁公司10亿澳元年度亏损和Arrium公司净利润下降75%,证实了这样一个事实,澳大利亚钢铁业遇到了危机,正在努力求生存。
博思格钢铁公司位于坎布拉港的6号大型高炉在去年被关闭。这是一个关键性的事件,说明在当前的环境中,澳大利亚的钢铁产品根本就无法与便宜的亚洲产品进行竞争。
澳大利亚钢铁业陷入困境,不只是因为采矿业的繁荣导致了澳元升值,更是因为创新、开发新产品和下游产业的失败,而这些还是在澳大利亚拥有巨大的原材料和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失败的。
博思格钢铁公司的6号高炉是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高炉之一,而且澳大利亚拥有充足的高品质铁矿石和焦煤。当然,澳元升值使整个情况变得更糟,但深层次的问题早就存在。
钢企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博思格钢铁公司认为,在今年剩下的时间内,澳大利亚建筑行业的钢材需求将继续充满挑战,不过到2013年,钢材需求将可能有所回升。
此前,博思格钢铁公司曾对公司业务进行重组,以应对钢材价格下跌和澳元走强。8月13日,博思格钢铁公司表示,计划将其东南亚和北美建筑产品部门一半的业务以5.4亿美元现金出售给新日铁,以帮助公司恢复盈利。此项公告促使博思格钢铁公司当日股价上涨50%,成为其有史以来最大的单日涨幅。
尽管在2011/12财年亏损了10亿澳元,但博思格钢铁公司预期2012/13财年的财务业绩将改善。Paul O’Malley表示:“2011/12财年是转变的一年。我们在澳大利亚的项目预计在2012/13财年将实现盈利,在全球我们已经做好了增长的准备。” 他还表示,希望2012/13财年上半年改善亏损状况,使得基础性净亏损“接近盈亏平衡”。
Arrium公司首则正在努力拓展以资源为中心的业务,并且成果明显。在澳大利亚南部,Arrium的矿业经营部表示,Peculiar Knob铁矿项目的投产已取得了极大进展,并计划到明年中期使怀阿拉(Whyalla)港口的出口能力翻一番至1200万吨。
未来行业发展出路在哪儿?
面对疲弱的钢铁业,澳大利亚业内人士积极思考,未来行业的发展出路在哪儿?澳大利亚网络财经杂志《商业观察》发表文章称,澳大利亚钢铁企业应向美国纽柯学习。
在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纽柯发展成为了一个成功的钢铁公司,而当时美国钢铁业正处于一个深刻的危机中。在这一时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显得缓慢而昂贵。
当时,美国钢铁业在技术和管理经验方面都落后于日本和其他新兴钢铁国家。就像普利策奖得主John Strohmeyer在《伯利恒的危机》一书中所描述的那样,当时的美国钢铁业很不稳定,相比于技术创新,许多高管对公司高尔夫俱乐部的政治更感兴趣。
在这种情况下,纽柯总裁Ken Iverson通过与伯利恒钢铁公司和美国钢铁公司合作,并强调团队合作、绩效管理、利益共享和社区参与,打破了原先的等级制结构。除了在管理结构上的创新,纽柯还在小型轧机技术上率先取得了进步。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纽柯将小型轧机技术用到生产高价值的钢铁产品上,用废弃原料生产高品质的平材产品。这些充满活力和创新的方法,使纽柯的利润、员工满意度和对环境的影响都有了极大的改善。
澳大利亚钢铁公司能够从纽柯的故事中学到什么?澳大利亚钢铁业需要创新,不仅在产品方面,而且在管理结构和社区参与方面。钢铁业是一个重要的行业,为了实现长期发展,需要新的参与者和创意。
澳大利亚钢铁业应该考虑以下几个问题:能否利用丰富的天然气在西澳大利亚州生产直接还原铁?能否研发新一代的涂层产品?能否在澳大利亚北部发展小型钢厂,为东南亚不断增长的钢铁需求提供服务?如何让现有的小型钢厂转而生产更高档次的产品?鉴于澳大利亚拥有丰富的镍矿资源,能否建立一个新的铁合金行业(该国于上世纪90年代关闭了唯一的不锈钢厂)?是时候在昆士兰州建立高科技钢铁回收部门了吗?在澳大利亚生产超细晶粒钢的前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