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是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多年来一直在探讨的话题,对于传统行业的转型其实并不容易,尤其是对行业门槛较低的纺织服装企业来说更难。几台缝纫机,一间简陋的厂房就能够从事生产,而中国的纺织服装在国外也一直以廉价来赢得市场。
如果说在过去六七年前,出口企业依靠这种方式来生存并没有太大问题的话,那么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涨,这种优势已经荡然无存。一家出口企业老总曾经这样对记者说,2008年,企业每月在每名工人身上所支出的费用为1500元,到2012年,这一数字翻了一番。
在2008年甚至更早以前,已经有企业预感到了危机,开始走上了转型的道路。他们通过技术转型,把传统企业做成了高新技术企业,而这些能够在纺织服装行业立足的高新技术企业都开始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几台缝纫机,一间简陋的厂房,一个小型纺织服装企业就能够从事生产。过去的传统行业从事最低端的服装加工,目前一些小企业还在延续着这种生产模式。如果将这一传统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放在一起,谁也不会想到二者有何联系,但青岛的一些大型出口企业却把二者融合到了一起,这听起来确实有些不可思议。
近年来,青岛一批大型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开始陆续转型,经过几年的转型,大部分企业都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其中,有这样几家企业,愣是把传统企业做成了高新技术企业,而这些能够在纺织服装行业立足的高新技术企业都很不简单。
转型高新技术企业
转型,是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多年来一直在探讨的话题,过去企业一直在抱怨人民币汇率持续波动、人工成本居高不下、企业面临无利可图的局面,但抱怨归抱怨,一些企业及早地行动起来,投入资金改造设备、引进技术,不断根据其自身特点,寻找发展出路。
近年来,红领集团就开始寻求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向量身订制的业务转型。红领集团副总裁李金柱表示,过去,红领一直在这条路上不断地探索,在这种探索中,企业发展得也越来越好,经过多年积累,现在的红领,已经有实力向量身订制领域全球第一的企业发起冲击。“现在全球任何地方的客户,只要登录红领在线下单系统,只需7天的时间,一件量身订制的衣服就会送到客户的手中。而在全球量身订制做得最好的意大利,其交货则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李金柱这样说道。
青岛雪达集团有限公司也是从多年前就开始选择了一条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其通过将多种纤维的组合,掺杂到服装中,使服装穿起来具有功能性。据雪达集团总工程师王显旗介绍,以夏天服装为例,企业生产的衣服都能具有抗菌消臭、快速排汗等功能,这都是通过多种纤维的组合来实现的,目前企业每个月都能够研发30多种新型的纤维,以适合不同市场、不同客户的需求。
雪达与红领的发展道路虽然不同,但企业家的这种经营意识却是有着惊人的相似,虽然多年前的市场形势偏好,但企业家居安思危,当时已经在寻找一种属于企业独有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也被称为技术转型。在不知不觉中,这种技术转型把传统的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变成了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