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历柏海的家,客厅的墙上、房间的门廊上到处挂满了他的作品,连挂钟都是自制的。墙上的画,粗看,还以为是普通的水墨画;细看,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富有立体感,但没有一点铁制品那种冷冰冰的感觉。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部队的时候接触到"芜湖铁艺"后,就爱上了这门民间艺术。”历柏海一边领着记者参观,一边介绍。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他尝试用铁皮、铁丝等材料进行创作。他指着餐厅墙上的一幅电脑显示屏大小的松柏画说:“这是我的第一幅作品,是用铁丝和铁皮做的,焊接好后,再刷上防锈漆和黑漆。你看,都几十年了,没有一点锈迹。”
家中一间10平方米左右的小房间,是历柏海的书房兼工作间。沿墙一排矮柜,上面整齐地排放着锤子、剪刀和各种叫不出名的自制工具;墙上则挂着10多幅栩栩如生的奥运福娃系列主题铁艺画。房间正中放着一张齐膝高的小方桌,那是历柏海的工作台;地上铺着一块厚厚的地毯,“这是为了减震,降低敲击的声音,免得影响邻居。”历柏海这样解释。
自打爱上这门手艺,历柏海就潜心钻研铁画的制作工艺,从绘稿、剪裁、敲打到上漆、组装,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制作方法。“每幅铁艺画都要经过剪、敲、焊、漆等十多道工序。”历柏海说,“我最近在创作百幅伟人肖像和手迹,是选取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伟人肖像、配上他们具有代表性的手迹,用铁艺的形式来表现。这个系列,大概要半年时间才能完成。”去年4月,柏海铁艺画还被列入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