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家纺行业规模巨大,但市场集中度很低,缺乏行业领导者,也是业内有实力的企业不断扩张的原因所在。”林晓丽拿出数据说,2011年国内家纺行业市场规模超过1700亿元,行业龙头企业罗莱家纺营业收入23.8亿元,但市场份额不到2%,而行业前十家企业市场份额总计不到15%。
林晓丽认为,目前家纺行业已经出现资本运作的先例,未来将进入优胜劣汰期,大企业需要应对的是如何在这个时期借助资本市场壮大市场份额,中小企业需要应对的是如何在这个时期活下来以及发展得更好。
不过前瞻产业研究院家纺行业分析师高晓诗却认为:“由于家纺行业的技术门槛不高,花较高的成本进行兼并重组购买技术不如依托企业自身发展特点,优化重组企业内部资源,做强做大。”
“由于我国家纺消费尚未形成稳定的消费模式,国内家纺业的竞争呈现出行业集中度低、区域特征不明显以及尚未形成全国性领导品牌的特点。虽然企业有2万家,但产值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仅有50家。”高晓诗认为,目前高附加值家纺产品的企业很少,这对很多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对于行业重组的呼声,江苏美得妮纺织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运来则认为,随着资本市场开始进驻中国家纺行业,家纺行业将毫无疑问地最终进入一个劣汰期。
产业困局待解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家纺产业目前面临很多的困局,由大变强突出重围前景并不乐观。”自认为是行业悲观者的上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短期看家纺企业除了市场本身竞争加剧外,行业巨头之间的设计风格特点不明显,失去了民族特色。在品质、花色上难与欧洲的厂家抗衡也是出口与内销萎靡的主要因素。
同时,众多中小型家纺企业都实行拿来主义,无论在产品自身上,还是企业模式上都普遍存在直接照搬的现象。
此外,中低档产品生产过剩,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生产比例偏低。随着销售的萎靡,自主品牌弱化、创新能力不强等产业结构性问题已经充分地暴露出来,我国家纺产业的新旧问题的叠加,使得家纺行业似乎危机四伏。
不过,对于上述论调,江苏美得妮纺织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运来却并不认同。在陈运来看来,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国家纺品牌已开始打破以往的一味模仿欧美风格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家纺企业开始重视产品的研发和设计,而家纺企业品牌意识的深化,使得中国家纺行业的功能型床品越来越多,通过技术创新已经成为许多家纺品牌突围的利器。
与企业经营者的乐观态度不同,家纺产业的资深研究员却有着不同的观点。
“我国家纺行业正处在重新洗牌的边际,两级分化明显,即强者恒强,弱者恒弱。一些未形成品牌的企业依赖低价格冲击市场,产品质量缺乏保障,将在竞争中逐步淘汰。品牌力强、设计领先、供应链管理出色、渠道应变能力较强的行业龙头将逐步胜出。”高晓诗认为,面对着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家纺企业要站在行业的高点,统揽大局,判断大势之趋。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必然将拉动包括家纺在内的消费市场。因此未来更大的市场空间将在国内,扩大国内市场销售份额是突围之策。
“家纺产业未来的发展之路主要体现在提供专业化、个性化产品服务上。而真正从这方面发展,企业需要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差异化。”中投顾问轻工业研究员朱庆骅认为,在以扩大内需为主要目的的前提下,企业应该加大在产品研发方面的投入,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使产品真正能为消费者所接受和喜欢。
“家纺产品作为生活必需品,市场就在那里,问题是企业如何合作引导市场壮大、企业如何竞争抢占更大份额。”林晓丽认为,困境和作为是个很大的命题。“不仅需要企业自身采取产品设计差异化、多品牌构建、终端服务体验差异化和避免同质化,多数的中小企业自行突破重围的难度较大,更需要政府和行业协会积极引导这部分企业找准定位,做精细化产品、专业化产品和独特性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