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是卖一吨亏一吨,现在总算是看到了利润,举个例子,螺纹钢目前的每吨毛利润应可达到400至500元,8月时每吨毛利润都不到100元。”国内一家大型钢铁企业副总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亏了好几个月,现在市场稍微好一点,大家都想着多卖点多赚点钱,也正因为如此,很多钢厂都开始加足马力恢复生产。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钢厂高调“增产”同时,曾经低迷的铁矿石价格也开始再度冲高。记者从港口了解到,13日印度63.5/63%粉矿期货到岸价已冲破120美元大关,达到每吨122至124美元,且涨势信号强劲,而此前价格曾下跌至每吨80美元。不仅如此,目前三大矿山主导的现货招标情况也开始好转。根据联合金属网统计显示,10月5日至11月9日,招标23次,共增加了9次,招标进口量由261.5万吨增加到180.8万吨,共增加了80.7万吨。矿山方面,Vale的招标共10笔,本周连续5个交易日均有成交,占总体成交数量的43.5%,Rio和BHP本周也均有成交。
“钢厂、贸易商都在积极寻货,北方港口高品块矿紧缺,价格也非常坚挺。”天津港口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值得注意的是,铁矿石同时带动了海运市场的回暖。据统计,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上涨25点,至965点。巴西至中国航线海运费报22.175美元/吨,涨0.683美元/吨;西澳至中国航线海运费报9.623美元/吨,涨0.188美元/吨。
“相比较钢材,铁矿石价格更为坚挺,且‘易涨难跌’,随着钢厂产量的增加,铁矿石价格必然会继续冲高,这也意味着钢铁行业目前的盈利将被矿石‘吃掉’。”我的钢铁网资讯总监徐向春表示,目前整个下游需求虽有所缓解,但并未出现明显上涨,在这种情况下,钢厂的盲目释放产量将带来市场的供过于求,如果无法合理的控制产能,必然会出现钢材价格“落水”而矿石价格“上涨”的局面。
中钢协副秘书长迟京东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尽管目前钢厂盈利有所好转,但是总体而言,整个钢铁行业的困境并未真正改观,三季度纳入钢协统计范围内的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亏损达55.28亿,销售收入利润率为-0.21%。武钢集团总经理邓崎琳日前也坦言,上游铁矿石价格居高不下,下游供大于求,使得钢铁业原本不大的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今年是钢铁行业最为艰难的时期,这样困难的状况至少将维持三年,甚至一些小钢厂可能会关门。
不少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说,这个时候,无论是维持钢材价格在一个合理的水平,还是防止铁矿石价格暴涨,钢厂能否控制产能释放将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令多数人担忧的是,这样一个“复产潮”恐怕会令本来已经深陷亏损怪圈的钢铁行业“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