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将是钢铁企业最寒冷的冬天!”11月12日,在青岛举办的山东泰山钢铁集团合作伙伴高层论坛上,中华元国际金融智库总经理张庭宾对中国钢铁业作出了这一判断。
前三季度全行业亏损55.28亿
近两年中国钢铁形势异常严峻,但谁也没料到,从年初开始,钢铁价格仍会一路下滑,跌到了18年前。18年前的物价才是什么水平?钢企的日子之艰难可想而知。
1至9月,全国产钢5.42亿吨,亏损55.28亿元,连续4个月出现全行业亏损。全行业经营形势十分严峻,被人们形容为由“寒冬”到“严冬”。
国内外市场需求疲软、钢铁产能严重过剩、生产经营成本居高不下,被专家称为当前压在钢企身上的“三座大山”。 “三座大山”把钢铁业逼到了断崖边上。
先看钢铁产能。中国钢铁产能在2008年达到最高峰出现拐点呈下降趋势,而到 2011年,全球钢铁产能过剩4.93亿吨。在这种全球产能过剩的情况下,经合组织(OECD)预计,2011-2014年间,全球炼钢产能还将增加 1.477亿吨,达到21.245亿吨。今后几年印度炼钢产能呈现加速扩张态势,中东、拉美和独联体国家的产能扩张也较快。供大于求,至少在未来几年内成为全球钢铁业的常态。
再看钢铁消费。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材消费国,年消费钢材总量几乎占到了全球钢材消费量的一半。但是,中国钢铁消费量增速在2009年10月达到同比增长64%的顶峰,此后一直呈现下行趋势,甚至到2010年9月呈现8.6%的负增速, 之后钢铁消费量增速在低位徘徊,2012年6月同比增速为-1.6%。
影响钢铁消费的主要因素是房屋建设、基建和机械制造,其中房屋建设占比近半。而自2010年末至今,国内70个大中城市房价已经下滑。在房地产企业方面,由于信贷的控制、货币政策的收紧以及销售的下滑,房地产投资出现大幅下滑。
产量过剩是在高点之上的过剩,需求不足却又是在经济低点上的不足,巨大的反差造成的钢价下跌,令许多钢企无法承受。山东泰山钢铁集团直面困难,采取“日成本核算”制度,集团各个单位之间实行“市场化核算、成本否决”的办法,竞相压成本增效益,今年以来,吨钢综合成本降低了715元。但是,即便吨钢成本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猛降了近千元,企业的日子仍好不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