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这件事在网络上闹得这么大,主要还是因为冲突双方是不同民族,且是汉维之间。如果换成是湖南人和其他内地省份人员之间发生此事,不可能搞得那么大。最关键的是和当地政府对事情的处理方式和结果有关。如果地方政府按照法律法规办事,而不是给予维吾尔族的商贩一方无原则的大额赔偿,也不会闹这么大。
这几年,3·14事件、7·5事件之后,中国民族关系,尤其是汉藏关系、汉维关系非常敏感和脆弱,一旦有民族分歧或冲突,双方都容易带着各自的民族情绪,很难理性,评论很容易变成谩骂,甚至演变为对国家民族政策的攻击。
湖南警方应该也想公正依法解决,但估计他们知道国家有民族政策,却又不了解民族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具体应该怎么办,所以最终出了这么一个处理结果。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新疆,处理方式会完全不同,因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各级政府熟悉民族政策的实质,遇到维汉纠纷事件,不会感觉到慌张,不会手足无措,不会缺乏经验,就是严格按照法律办事,各民族人都服从。
这就和不少地方政府的恐外心理是一样的。日本人丢了一辆自行车,赶紧下大力气去找,怕出外交事件。涉及少数民族问题,因知道民族问题复杂敏感,怕出事,怕丢了乌纱帽不值得,所以不管有理无理,宁愿给钱息事宁人。
过去内地的地方政府大多就是按照这种方式,但现在有了网络,时代不同了,公众深度参与情绪和意见表达,政府的不公正处理结果会遭到批评,这次还算好,是调侃的方式,充分发挥了娱乐主义的精神来面对一个稍显沉重的话题。
当然,调侃的背后是对不公平的无奈,这种调侃看起来杀伤力不大,但潜在破坏力却很要命,对现实民族关系的负面影响深远,会形成一种集体记忆。像我们这些研究民族关系的学者,最担心就是在网络上大规模讨论涉民族的内容,往往引起非常大的负面影响,甚至还扩散到其他民族。
处理涉民族事件的关键就是坚持法制,现在民族交流越来越广泛,将来这种交流也有增无减。如此高频率的交流,民族之间出现冲突不可避免,各地方政府不能采取回避态度,必须正面应对,坚持法制化。不要有误解,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政策是有优惠的,但在法律上没有任何优惠,没有任何特权,只有地方政府的处理坚持了严格依法办事,民族关系才能得到真正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