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家庭装修这个听上去简单,实际上却让每个业主都揪心的难治之症,一直困扰着广大消费者。家装为何就不能严谨且规范起来呢?日前,《广厦时代》从众多业内人士处了解到,为了治理家装难题,国家相关部门将联合行业协会,于今明两年陆续推出《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家庭居室装饰装修质量验收标准2013》、《家居行业经营服务规范》和《居室布线设计指导规范》四大标准,对家庭装修施工质量、细节和验收标准进行规范。然而,家装行业的难题是个难解的“疙瘩”,哪个标准能对症下药将其解开只能各凭本事。
家庭装修验收标准
顽疾:住宅装修一直缺乏有针对性的验收标准。精装房装修和家装公司完工后,验收时应以什么为依据,该用哪些标准要求施工单位,又该让他们按照什么标准维修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消费者。
良方:国家级强制标准《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将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出台,由住宅城乡建设部起草和制定。
精据《广厦时代》了解,由住宅城乡建设部起草和制定的《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准备就绪,正等待最后批示,预计将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正式出台。该规范属于国家级强制性标准,是我国第一个针对家庭住宅装饰装修的验收标准。据业内人士介绍,此标准首次要求开发商对于住宅建筑必须进行逐户验收,不能再抽验以偏概全;对于卫生间(卫生间装修效果图)和厨房(厨房装修效果图)的各种功能和主材安装质量给出明确要求;对于住宅的上下水和暖气水路等方面,也做了详细规范。
届时,无论开发商还是家装公司,装修时都必须严格按照规范内容操作,消费者在找第三方验收时也可以此标准为依据,让施工方对不达标的地方进行修改。如果在家庭房屋验收方面出现纠纷,此规范也可作为寻求正规法律帮助的依据。
困难:标准内容过于专业 需专业人士帮忙验收
《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这一新标准的内容虽然有针对性地对住宅装修施工提出了众多要求,但由于涉及过多施工方面的专业问题,所以消费者很难独立验收。因此,如果想依照新标要求施工方,寻找专业人士和验收公司等第三方帮忙必不可少,其中涉及的费用将由消费者自己承担。
行业规范家装施工与验收方法
为消费者维权提供依据
顽疾:家庭居室装修是好是坏,以什么为标准,又拿何依据要求家装公司
良方:《家庭居室装饰装修质量验收标准2013》将于明年初面世,由北京市住建委科技标准处委托北京建筑装饰协会起草的该标准属于地方(北京)标准。
家装是个技术活,装修质量将直接影响居住环境和安全指数,然而多年来消费者在家装质量的把控上,一直很被动。家装公司的活儿过关吗,该做的节点验收实验都做了吗,对于以上问题,我们早已习惯睁一眼闭一眼,有些人甚至无论好坏,装完就住。其实,消费者“得过且过”的态度源于家装验收标准的不完善与不健全。
近日,业内人士告知《广厦时代》,由北京市住建委科技标准处委托北京建筑装饰协会起草的《家庭居室装饰装修质量验收标准2013》,在经过九年的反复推敲与修订后,目前已到了最后的送审阶段,将于明年初面世,属于地方(北京)推荐标准,同样具有很强的执行力。
虽然同为家庭居室装饰装修验收标准,但北京地方标准《家庭居室装饰装修质量验收标准2013》比上述提到的国家标准《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在施工技术和施工细节方面要求更高。因为国家标准要以全国施工状态为基准,若要求过高,多数小城市无法达标,标准将形同虚设。而地方标准,可以以当地建筑装饰水平为基准,要求越高越有利于提升施工水平。
优势:地方推荐性标准 同样具有法律效应
将于明年年初出台的《家庭居室装饰装修质量验收标准2013》,虽为地方(北京)推荐性标准,但同样具有法律效应。北京的消费者可以将其与国家标准《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搭配使用,在不同施工技术与细节上以要求更高的标准为主。
家装公司恶意增项 或被明文禁止
顽疾:报价与实付价相差甚远。先用“低价”吸引业主,再逐步增项,提高装修总价
良方:《家居行业经营服务规范》正在起草中,该规范由国家商务部牵头
开工前承诺30000元完事儿,开工后恶意增项,导致最终花了五六万元才搞定装修。这种“低开高走”,在家装过程中逐步提价的现象,直到现在仍是令消费者最担忧,也最痛恨的事。
据了解,2012年7月国家商务部开始着手起草《家居行业经营服务规范》,该规范将禁止家装公司恶意增项,且要求家居装饰服务增项费用不得超过事先约定的工程合同报价的8%,超过部分将由企业承担(消费者主动要求增加的项目除外)。此外,规范还提出家装公司有义务配合消费者进行家装完成后的室内环境检测,检测项目包括甲醛、苯、氨、甲苯、二甲苯、TVOC等,检测结果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得到消费者签字确认。
困难:刚进入起草阶段 正式出台时间未知
如果《家居行业经营服务规范》能对家装增项和环保检测等方面对家装公司进行制约,自然会为消费者解决不少后顾之忧。但业内人士告诉笔者,此规范今年7月份刚刚展开起草工作,目前仍处于一个新标准制定的初级阶段,如果想成为现实至少需要1至3年的时间。至于该规范最终会成为强制性还是推荐性标准也未知,而一旦标准修订和送审过程中出现争议,很有可能“被搁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