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应对钢铁行业寒冬成功守住微利底线

   2013-06-21 10450

    近日,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全国人大代表、武钢集团总经理邓崎琳就武钢应对钢铁行业“寒冬”、相关产业拓展、海外发展战略、企业自主创新等话题,接受了新华网记者独家专访。以下为访谈内容实录:

    冷静应对钢铁行业“寒冬”成功守住微利底线

    新华网:2012年是钢铁行业最困难的一年,出现行业整体亏损。请邓总概括一下钢铁行业的整体运行状况,武钢是如何应对困难的?取得了哪些成绩?有何经验与体会?

    邓崎琳:2012年,我国钢铁工业走过了备受煎熬的一年,钢铁业的运行特点概括起来就是“两高两低”,即高成本和高产能、低增长和低效益。钢铁业长期粗放发展积累下来的矛盾短期内难以消除,钢铁产能严重过剩、产品供大于求的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

    在国内外经济明显回落的大背景下,我国粗钢产量增速放缓,而表观消费量则出现了首次负增长。钢材出口虽然保持与2011年类似的增长速度,但由于国际市场钢材价格大幅下挫,出口金额不升反降。在国内市场上,受产能过剩和需求不振的双重挤压,钢材价格的下跌幅度远远超过国际市场同期水平。受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原材料价格下降滞后等因素影响,钢铁企业出现严重亏损,虽然四季度钢材价格触底反弹,企业亏损情况有所缓解,但是铁矿石价格也迅速反弹,冲抵了钢材价格上涨的空间,2012年钢铁全行业出现亏损。

    面对钢铁全行业亏损的局面,武钢冷静应对,从严管理,努力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完成了国务院国资委下达的经营目标,成功守住微利底线。武钢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是千方百计拓市场。硅钢获得33台大型变压器用钢供货权。HiB钢首次进入超高压及直流换流变压器制造领域。汽车板通过62项认证,首次供货上海大众等高端汽车主机厂。成功中标港珠澳大桥、神渭煤浆管线等重大工程。全年出口钢材75万吨。二是突出效益调结构。HiB钢、汽车深冲高强钢、重轨、电缆用钢等效益品种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2.1%、13.4%、43.8%、103%。通过技术创新、全员创新、管理创新,全年新试新推产品达471万吨。高端磁轭钢等11个独有品种填补国内空白。硅钢制造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全年申请专利972项,获得专利授权705项,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再创新高。三是全力以赴降成本。通过清仓利库、加强备件修复利用、提高自产矿产量、开发应用低成本制造技术、优化操作模式、创建零故障生产线,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宗原燃料采购价格低于行业平均价和市场价。四是深入开展质量管理年活动。深入落实管理提升活动,层层落实质量责任制,原料质量索赔1.17亿元,钢材综合改判品率同比下降三分之一。公司荣获全国“质量标杆企业”称号。昆钢股份、柳钢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在极为困难情况下守住阵地。

    钢铁行业仍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

    新华网:作为世界500强钢铁企业的领导,又是钢铁界有影响的管理专家,请您谈谈对今年对钢铁行业形势的评价和判断。若仍是“寒冬”,钢铁行业应该如何应对?武钢如何应对?

    邓崎琳:2012年,钢铁行业面临严酷的市场寒冬,对每一个企业,对每一个员工都是考验。是应变能力的考验,市场压力的考验,创新能力的考验,队伍素质的考验。经受住这一考验,我们的企业就能够更好地生存发展,经受不住,守不住微利不亏的底线,就要被市场淘汰。这种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是残酷的,只有用坚定的信念、坚强的决心、超常规的举措,自救自强,企业才有可能生存发展。

    2013年,我国钢铁行业仍然面临巨大困难和严峻考验。全球金融危机持续深层影响,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态势仍将延续;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供需矛盾极为突出,行业性亏损短期内难以改变。因物流、人工成本高等先天劣势,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被迫坚守微利不亏的底线,我们仍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国内宏观经济在去年第四季度中期已经初步企稳并逐渐向好。随着外围经济的同步转暖,预计2013年我国钢铁行业有望保持平稳运营,粗钢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增速可能恢复到4%以上,稍好于2012年。同时,随着需求改善,钢材产品价格将继续向正常水平恢复,并由此改善企业的盈利状况。但是,由于外部需求在短期内迅速恢复的可能性并不大,所以我们不能指望通过大幅度提高出口解决国内过剩的粗钢生产能力。

    武钢作为中央企业,肩负着重要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面对空前的困难和挑战,我们既要充分运用我国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各种有利条件,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坚定信心,科学应对,更要牢固树立并不断增强企业危在旦夕的忧患意识、坚守阵地的责任意识、强者生存的竞争意识、危中求变的创新意识,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真抓实干精神、改革创新精神,以前所未有的思想大解放、内部大改革、管理大创新,突破危机困境,拓展生存空间,重构竞争优势。

    武钢今年要努力在五个方面取得新突破。一是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成本管理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加快调整,盈利品种比例显著提升,钢铁主业确保微利不亏。相关产业发展提速,创效能力进一步增强。二是经营模式转变取得新突破。生产要素加快调整,研发和营销能力不断增强,产业价值链逐步向原材料开发、产品深加工两头和高端延伸。三是相关产业发展方式取得新突破。坚持以存量换增量、资源换效益、资产换投资、时间换空间、市场换发展,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四是内部改革取得新突破。以更大的力度和智慧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切实做到人员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最大限度地解放生产力、激发创造力。五是管理创新取得新突破。以管理提升为契机,按照世界一流企业标准,持续推进流程再造,钢铁主业建立起完全适应市场、符合效益最大化原则的体制机制,相关产业建立起完全市场化的经营机制。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manystep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免责声明  |  法律声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  苏ICP备110579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