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部部长万钢怒斥科研经费"恶性问题"。梳理近三年国家各部委、各省份年度审计报告发现,科研经费被"贪""吞""挪""骗"屡见不鲜,"黑洞"惊人。总量居世界第三、年度过万亿元的科研投入,却没有换来与之相应的科技创新效应。科研腐败症结在哪?"黑洞"又该如何堵住?
课题"养人"
研究未动 钱已入腰包
根据中国科协的调查估算,我国每年科研经费流失的金额可能达到数千亿元。科研经费管理上的漏洞导致科技部门成为寻租、腐败的高发地。其中科研经费大到发放工资、福利、建经济适用房、购买汽车,小到充饭卡、交电话费,甚至重复报销车票,在一些已曝光和查处的科研腐败案例中,科研经费几乎"无所不能"。
科研经费"返点"潜规则下的LED行业
山东一家新型建筑材料企业负责人张元(化名)申请科研经费"屡败屡战"得出的经验来讲说,不给经办人"返点",事情是办不成的。其中,由于我国高校和研究机构科研项目主要来自政府部门和社会合作,国家级项目对可支配的劳务、餐饮、会议等费用会有一定的额度限制,社会合作项目却基本上由课题负责人一人决定,除了可计提30%左右的劳务费,可报销的单据也几无限制,结果导致科研经费成为变相收入补贴已是"公开的秘密"。
据广州某部属高校一位从境外回国任教的教授情况来讲,在国外每年薪水近100万元人民币,而回到广州后工资收入不过10余万元。"之所以回国,一是职称提高了,二是工资收入虽然降低了,但有科研经费作补贴,实际收入并不低。"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课题还没开,一部分资金就已进入某些人员的腰包。"某种程度上说,一些课题经费已异化为科研人员的红包。"熊丙奇说。
张元与某教授的例子都显示,一些地方和部门的科研经费申领已经成为"黑洞",局外人都不知道水有多深。这些都在呼唤一场科研经费领域改革的到来。
利益勾结
凭关系立项 按立项"返点"
针对科研领域乱象,相关部门近年花了很大力气治理,但当前科研腐败问题依然触目惊心,原因何在?科技部部长万钢一语中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是坐在同一条船上。"
科研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结成"利益共同体",甚至出现"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怪象,使得科研经费失去了应有的纯洁性,一些科研人员将功夫用在了科研之外。这也是为什么科技部部长万钢上周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提到科研经费"恶性问题"时连说两个"愤怒",并表示"痛心"和"错愕"。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史璞告诉记者:"要想立项,就要有关系,甚至还有一些掌握科研经费的部门找人家来立项,立完项再要分成,这并不鲜见。"
浙江省审计厅2012年在年度审计报告中也指出,部分高校领导和科研管理人员既是管理监督者,又是科研项目承担者,这是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不严的主要原因之一,且违规较多的通常是项目经费量大的学科带头人。
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和监督,并非无章可循,但科研项目封闭运行,监管制度难以形成有效约束。上述985高校社科处人士说,课题经费既然已经拨下来,财务人员一般认为这笔钱就是属于课题负责人的,财务报销程序不过是走个过场。
机制变形
成果多注水 再申请课题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总量达10298.4亿元,总量居世界第三。
多位科研人员反映,现行体制下,我国大学和科研机构把课题多少作为科研人员晋升、考核的重要指标,一些课题成果"注水","重立项,轻研究""重投入、轻绩效"成为突出问题,这表明我国科研体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种种扭曲,科研投入与叫得响的科技成果不成正比。
史璞说,很多科研人员把精力花在立项上,没有多少精力搞研究,就用科研经费去包装成果,再用包装的成果去申请新的课题,科研经费就在这种"课题复课题"的循环中被浪费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