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制造指明机床行业转型升级方向

   2013-11-15 铁艺大全 铁艺大全4210
随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于近期出台,体现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理念的再制造一跃成为近期工业界热议的焦点话题。《意见》中要求在前期试点基础上开始重点推进的机床和工程机械领域再制造更是吸引了无数关注目光。


  支持、鼓励、推动机床再制造,"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势在必行"。以天一机本世纪初即开始启动的机械传动式旧齿轮机床的数控化改造这一再制造项目为例,不仅机床档次、精度、速度和稳定性得到极大提升,完全达到了新型同类数控机床性能指标,而且与制造新品相比,可减少成本50%,节约能源60%、节省材料70%,而用户为此支付的价格仅相当于购买同类同功能新型数控机床的1/4。金模机床网首席研究员罗百辉认为机床制造业不仅完全可以建立新的以"资源----产品----废旧产品----再制造产品"为特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事业贡献力量,而且还能将此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我国机床保有量已经突破700万台,老的装备需要改造升级以提升性能指标和信息化水平,同时新增的退役装备还在大量增加,这将形成一个越来越庞大的再制造市场,也将带动相关制造服务业的就业,并扩大对外贸易。


  如今,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机床再制造已成为一门新兴产业。国际上几大知名齿轮机床制造商现在都特别重视对存量旧机床的再制造,甚至在产品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产品的第二次生命周期。比如美国格里森公司一方面已推出两代全数控凤凰系列铣齿机,另一方面仍大力开展对原有机械传动式弧齿铣齿机的数控化再制造,并形成了全新的再制造技术产品。德国利勃海尔公司,在开发多轴数控插齿机的同时,也不断利用现代技术加大原机械传动式机床的数控化改造,并收获了一个全新的市场。罗百辉指出,我国在这一领域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线,我国机床制造业加速转型为机床制造服务业,并尽快走上机床再制造之路,将成为未来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
  对于机床行业而言,几乎任何一款产品约70%的部分是在原有产品系列基础上的继承,只有约30%的部分是体现技术新发展的新添加成分。根据这一比例划分,旧机床的大部分均有再利用价值,这无疑为机床再制造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按我国目前拥有机床700万台左右估计,数控化率约为8%~10%。若"十二五"期间数控化率达到工业发达国家如美、日、德15%~20%的标准,则需对90余万台机械传动式机床进行数控化改造。实际上,役龄在15~30年以上的机械传动式机床都可以纳入数控化改造范围,尤其是上个世纪70~80年代制造的一大批低水平、低效率的机床,已经远远不适应当前我国汽车、仪电仪表、精密机械等行业的加工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数控化改造已成当务之急。即便是近几年国内制造的数控机床,因70%~80%属于经济普及型,同样为今后的数控系统升级更新预留了巨大空间。


  就齿轮机子行业而言,我国齿轮制造业现在大约拥有50万台各类机床,按照前述推算,就将有6.7万台机械传动式机床将通过数控化改造变身为新型数控机床,其中包括270台以上的旧型锥齿轮加工机床,这样才能达到先进国家目前的数控化率水平。再加上插齿机、辅机及其他相配套的机床,再制造的量就更大了,这还只是保守估计。


  机床再制造之所以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还有另外两个很重要的因素。一是购置新型数控机床少则几十万,多则上千万,这对绝大多数中小制造加工企业而言,难免囊中羞涩。因此,这些潜在用户更寄希望于投入小、周期短、见效快的机床再制造。二是国家陆续出台的支持鼓励政策,必将成为今后几年机床再制造蓬勃发展的推进器。


  对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成套能力不强、设计水平落后、可靠性差的旧机床进行再制造,决不是简单地拆拆换换、修修补补。对机床装备而言,再制造更多的是基于再造而实现性能提升。这些工作需要遵循可设计性和可实现性、继承的创新性、过程的一次成熟性、多种产品规模化快速构成四大原则,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前瞻性技术实现突破。
 如此高标准高要求绝非是一家企业就能独力担当,同时也更需要行业内的领军企业敢为人先、勇挑重担,"十二五"期间要力争机床再制造产值突破2.5亿元。我们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能够设立专项资金,将再制造技术和产品研发企业及示范推广项目作为支持重点,来推动再制造产业发展;同时能够尽快制定发布《再制造产品目录》,对列入目录的再制造产品给予财政税收优惠政策。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wxty009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免责声明  |  法律声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  苏ICP备110579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