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2年以后,钢材市场形势有了细微的变化,虽然目前的现货价格走势维持小幅波动的态势,但是代表市场信心的期货价格已经开始止跌企稳,并有稳步推高的趋势,究竟是怎么样的基本面变化在影响目前的钢价走势?这需要仔细研究当前最新的市场环境变化才能得出正确的判断,下面笔者结合当前最新的形势变化为大家做些简要的分析,期望能对大家把握市场动向有所帮助(铁艺大门)。
宏观面:恶劣形势倒逼救市政策出台
中国经济在2011年面对很多难题。首先是管控通胀消耗了央行的极大精力。在当今的世界范围内没有哪个国家的货币管理当局乐意与通胀为伍,可现实是挥之难去的通胀却在去年一年里持续不断折磨着决策层与央行的神经。而随着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后遗症的集中发作,方方面面都在苦寻应对之策。在政策调控中应尽力避免陷入“凯恩斯主义”的经验思维,亟须着力提升政策投放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尤其是民众热望的就业与收入增长,理该是经济困难时期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出发点和立足点。如今回头看,在本轮危机的复杂性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次的情况下,经济复苏绝不是一两个经济事件就能带动的。甚至,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亦非应对危机的最优策略组合。更何况在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措施中,仅资产投资一项就占到90%以上,而用于支持社会福利设施和刺激消费增长的开支甚少。这又怎么能避免产能的过剩与资产泡沫的泛滥?而当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经济增速呈现放缓趋势时,“保增长”一时间似乎又成了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关键词。
其实,从经济发展的机理来看,经济增长理应是一种内生性的选择,依赖于市场主体基于既有的约束条件追求成长空间的持续扩大。而从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来看,尽管政府的适度干预是避免经济陷入大幅衰退的必要条件,但归根结底,充分调动各有关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才是确保经济增长最为关键的环节。另一方面,既然促进发展模式转变是今年中国经济的第一要务,那么容忍经济适度放缓便是理性决策的逻辑延伸。如果在刺激政策的负效应尚未消化的情况下,因为担心经济增速下滑而再度简单对经济“热启动”,只会加剧原本已相当严重的结构失衡。最终可能再一次错过结构调整的时间窗口。
千万不要指望美、欧这两个全球经济稳定器在今年会趋于稳定。自我调整能力不断下降的欧元区国家,其实是可以避免收到欧元死亡通知书的,前提是勒紧裤带并重拾工业革命时期的进取精神;不过要早已习惯高福利的欧洲人转变生活方式难度太高。依然是全球经济老大的美国,其当政者在选举之年,为了政党与自身利益完全有可能再度祭出不负责任经济政策。美、欧这两个最大经济体的诸多不确定,凸显世界经济要再次迈上复苏之路是多么的艰难。
从已有的迹象看,2012年可能是中国告别数量型经济增长、全面启动痛苦转型的关键之年;也是中国经济发展超越GDP情结、顺势切换到高值低耗经济发展周期的过渡之年。中国无法隔离于持续动荡的外部经济世界,而“内忧外患”恰恰是中国启动拖延已久的存量改革、进而催生关乎中国下一个十年乃至二十年发展命运的战略性改革方案的源动力。
从中国既往系统性经济改革启动的时间窗口与政治周期的重合来看,尽管未必有严格的规律性,但最近二十年来每隔十年即有一个系统性重要文件的出台却是不争的事实。
再说,从下一个重大经济改革方案出台的理论储备、操作经验以及相关的倒逼机制来看,决策层启动关乎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战略性改革,眼下只欠东风。
无论从历史和现实状况来判断,2012年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一年,如从三中全会起算,改革开放已近34年,如从小平南巡提倡的社会主义市场化起算,也近20年,改革的深度和广度无论如何都已经进入“深水区”,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缠绕捆绑,以往的渐进式改革可能已经需要改变,加之国际经济形势动荡难安,2012极有可能出现的“小乱小改,大乱大改”,出于稳定的考量,一旦出现经济大幅下滑的趋势,政策的反周期操作的意图愈加明显,所以2012的政策环境总体上是危中有机。
市场面:主要看钢厂后期操作动向
2011年11月2日,上海银监局给各家银行内部下发了《关于钢贸行业授信风险提示的通知》,提到钢贸行业利用库存钢材反复质押,钢材的重复质押总额超过社会库存的2.79倍。部分银行的信贷行业集中度过高,4家银行的钢贸企业贷款余额占比接近或超过20%,7家银行钢贸企业承兑汇票占比超过50%。
上海银监局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6月末,上海钢贸企业在银行的贷款余额达1515.41亿元,比2010年末增长29.05%。其中,一般贷款余额为735.46亿元,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713.08亿元,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余额为66.87亿元。截至2011年6月末,上海用于质押的螺纹钢总量为103.45万吨,是螺纹钢社会库存的2.79倍,这说明银行在贷前对抵押品检查和管理上存在很大问题。此外,以房产为抵押物的钢贸企业贷款达200多亿元。一些钢贸企业融资后投向房产,再以房产作为抵押物扩大融资,导致银行信贷质量与房产市场价格高度相关。
目前披露的这些文件的下发时间恰好和前期钢价大幅跳水的时间点相互吻合,正是由于银行的突然清查钢材质押贷款情况摧毁了前期钢价的弱平衡,短期内不断下跌的钢价又加速吸附贸易商不多的流动资金,很多贸易商都是由于资金链瞬间断裂而出现被“秒杀”的状况,而钢贸企业不断出现的倒闭,跑路现象又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情绪,造成钢价的“下跌不言底”。
经过去年四季度的洗礼后,目前钢贸行业基本稳定,大部分实力不济的中小贸易商已被市场淘汰,目前的市场形势非常微妙。可以说“政策底”已经出现,但“市场底”还是要靠钢厂确认。
目前的市场库存成本基本都高于现货销售价格,市场价格再次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而且经过一个季度左右的信心修复和市场调整,贸易商目前基本都是以“现金为王”为第一要务,在这样的情况下,目前的市场压力基本都转移到钢厂方面。一方面是合同订货大幅减少,即使限产保价,也有大批资源压在钢厂手中,钢厂一方面减少产能释放,控制流动资金沉淀,另一方面,加速采用灵活的市场策略推销资源,但是在目前市场质押资源被挤压流入市场的情况下,即使在采用灵活的销售策略,下游行业和贸易商的资源消化能力还是有限。钢厂目前只有采用稳定出厂价格,维护市场信心,等待市场积极因素的释放,另一方面,控制产能释放,压缩原料支出,逼迫矿石等上游行业降价,提高自身钢材生产利润率来度过目前的危机,从目前情况看,钢厂的市场操作策略很可能奏效。
主要由于钢厂一般都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一旦钢厂出现资金链断裂,地方政府将承担人员安置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解决,所以钢厂倒闭一般是不可能出现的事件,在目前“稳增长”的情况下,2012年的贷款可能先向钢厂倾斜投放,在资金没有大问题的情况下,钢厂大幅降价的可能性不大。另一方面,近期虽然政府通过各种渠道释放房地产调控绝不放松的信息,但是也在各个具体操作层面上微调政策,如地方政府可以采购商品房来冲抵保障房建设指标,在今年首次将保障房竣工数目列入地方政府考核指标内的情况下,不排除部分地方政府大规模采购商品房来冲抵保障房竣工指标,这会对房价下跌产生托底效应,从侧面看,政府也不希望房价大跌带来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的产生,,由此就可以理解三大钢厂2012年首月出厂价格小幅试探性上调的操作意图了。
随着钢价“去泡沫化”进入第二季,一旦市场信心出现恢复信号,部分持币待购的贸易商将入场采购,从目前的形势看,贸易商的经营多样化已经告一段落,前期的高利贷,房地产都蕴含巨大的市场和政策风险,所以2012年将钢铁贸易商回归主业经营的一年。从目前代表市场信息先导的期货盘面上看,已经有部分有意识的贸易商和钢厂进入主动做多的阵营,宽幅震荡的态势也一改前期的单边下跌,显示多头的力量在逐步加强。
就钢材现货的走势而言,关键是看质押库存如何被消化,春节后是否能有钢材需求释放,一旦节后由于资金和气候改善等原因造成钢材需求的短期集中释放,钢价上涨的机会很大,但是幅度可能不会有往年这么大,笔者预计建筑钢材将有100-200元/吨的涨幅,维持快进快出的操作策略将是市场的共识,这也造成市场资金和资源流动性的多变。所以需要在近期密切关注钢厂操作动向。
前来说,钢贸商们所担心最多的就是春节后下游行业用钢需求下滑的问题,这是由经济增速放缓所致,人力暂时无法回天;中国钢铁现货网认为,我们更加需要考虑的是春节后,钢材市场的供应压力是否会大增。
春节后的供应压力到底会不会大增?这点是乎是肯定的,几乎所有的下游行业都会有至少7~15天的长假,下游采购基本陷入停滞阶段,在节后的钢材市场,必然会经历一波钢厂集中发货的阶段,市场上的钢材库存不上升也难。
有一点笔者一直存在疑问,根据中钢协发布的数据显示,自去年10月份开始,中国钢厂日均粗钢产量整体保持下降趋势,维持在170万吨的水平以下;同时,我们通过观察主要钢厂的动态所致,中小型钢厂检修较往年同期紧紧呈现小幅上升的趋势,大型钢厂在最近2个月内基本没有什么大规模的停产检修信息,是乎,“保价减产”都是市场分析出来的,钢厂自始自终并没有发表过类似的言论。
所以,笔者有一个小想法,中钢协发布的粗钢日均产值是否是真实的呢?9月份以来,国内钢市行情持续低迷,钢价大幅走跌,钢铁行业面临巨额亏损,是否存在上层人物为了保障市场较为正常的运行,所编造的善意的谎言?结合到钢厂在这段时间内的反应,是乎这种可能性很大。
如果真的中钢协联合钢厂瞒报产量,那么目前这些钢厂,特别是大型钢企,必然正在承受着十分可观的库存压力,或许这样一来,也可以解释清楚钢厂几乎一致的在2月份价格政策中一反往年常态不升而平的决定了,他们或许是需要对未来旺季的库存释放打下基础。
这样一来,我们就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在1月份已经开始体现出来了;那就是钢材库存的回升,目前来说,国内钢材社会库存自元旦起就开始小幅回升,其原因当然是下游需求采购的停止所致。那么到了春节后,钢厂必然进入发货的高峰期,现货市场将迎来一波集中地供应压力,届时钢价能否顶住供应压力将是决定年初走势的关键。
更为严重的是,今年春节所处的时间段较往年提前了将近一个月时间,也就是说,往年春节后大概一两个星期后就可以因天气转暖而进入需求释放期;但今年的春节后,时间还停留在1月底2月初,依然处于传统的额销售淡季,这也是春节前钢市没有形成“钢材冬储行情”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春节后还有一个多月的钢材消费淡季,由于气候正处在一年中最冷季节,下游的户外工程依旧无法展开,钢材无处消耗。
还有一个问题,下游行业因为担心春节后钢价的惯性上涨因素,节前均会选择在相对低点采购10天左右的库存量,以避开节后可能出现的集中采购潮,且抱有此种想法的下游采购商占有绝大多数。笔者要说的是,下游行业在年后出现集中采购的可能性不大;但是现货市场集中到货却是势在必行,如此一来,钢市必须面对供应短期内猛增所带来的压力。